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已經滲透到工控等各個行業領域。在國家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加上廠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展,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市場供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這為“后摩爾時代”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更為國家邁向工業4.0,實現制造強國、智造大國提供強助攻。
隨著工業控制技術不斷提升,工業4.0概念開始在全球傳播,包括在儀器儀表、工業電腦類、系統控制類、電機控制類等領域應用的工控產品(有工控機、工業機器人、傳感器、變頻器)行業市場也隨之爆發。與此同時,受集成電路國產替代、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5G建設加速需求增長等多重因素影響,集成電路市場需求旺盛。
從一些集成電路企業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快報也不難看出,如華天科技近日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凈利13.98億 同比增加99%;普冉股份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93億元,同比增加239.96%;艾為電子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187.34%等等。
眾人周知,集成電路產業是包括現代工控等產業的基礎和核心。伴隨著全球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的重要,已成為支撐中國發展的戰略物資,是國家實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進行了部署,這無疑為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其實,中國近年集成電路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市場供應能力進一步提升。目前,制造工藝、封裝技術和關鍵設備材料都有明顯提升,在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上也涌現出一批新的龍頭企業,諸如以飛騰、龍芯、兆芯、等為代表的國產CPU解決了國產處理器從無到有的問題;以長江存儲、紫光等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在傳統存儲領域均有一定突破;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近年推動國內封測產業鏈日漸成熟,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同比增長27%以上,是全球非常大的半導體市場,占全球銷售額的34.6%。在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國內集成電路廠商們在鞏固自身優勢基礎上積極進行市場拓展和布局,并取得較好的業績增長。
毋庸置疑,集成電路產業作為現代工控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是國家實現制造強國、智造大國的重點發展領域。特別是數據中心設備需求增加、5G商用進程加快、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等持續推進,集成電路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也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累產品和技術優勢,推進工藝制程的升級及原有產品的迭代,讓產品國產化取得新突破,提升國內外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充分滿足國內工業控制領域對集成電路芯片的需求。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