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閥門設備自動化監控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山東賽控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山東賽控”)設備管理步入了智慧管控的新時代。
自成立以來,山東賽控走出了一條高端閥門研發和制造的新路徑,并多次獲得“中國管理科技進步單位”“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歸功于企業多年來在智慧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發力。”山東賽控總裁劉偉說。
提高智造水平 助力行業發展
近年來,山東賽控始終緊跟信息技術發展步伐,不斷提升閥門智能制造水平。該公司持續調研下游企業應用場景需求,全面優化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了人、機、物、系統、網絡全面互聯,推動了整體資源優化集成和高效配置。
同時,山東賽控結合應用場景,針對損耗程度、運行狀態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和故障預判,提高了流體控制終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例如,應用到某醋酐廠裂解爐的進料閥,因提前預警到進料閥可能發生堵塞,使企業避免了損失。若不及時發現,不僅會影響產品產量和質量,還會由于停車檢修造成每天200萬元的損失。
搶占研發先機 爭做創新先鋒
劉偉表示,只有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打磨高技術含量、高可靠度、耐強腐蝕、高壽命的產品,滿足國內化工裝置配套需求,才能提升企業在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山東賽控不斷加大科研攻關投入,在業內率先創建閥門維修技術中心,建設研發實驗室、檢測實驗室,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濟南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
劉偉作為主導發明人,帶領團隊進行多年攻關,取得了“一種設有防塵保護結構的調節閥”“一種便于對內部雜質進行清理的球閥”等17項專利授權。其中,“一種密封性優良且具有防凍功能的球閥 ”使用簡單,具有良好的防凍效果,且能夠利用水流和太陽光進行電能儲存,無需外接電源,節能環保,實用性強。
劉偉說:“目前,山東賽控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資料也得到了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
搭建人才體系 激發內生動力
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針對化工行業年輕人員不足、高端人才斷層等問題,山東賽控堅持搭建“人才引進、培訓體系和發展平臺”,提升職工專業能力,為化工行業培訓專業化人才。
山東賽控經常組織行業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掀起公司內部學習熱潮,激發企業內在發展動力。為培養技術骨干,山東賽控還創建了人才創新工作室,有序帶動閥門行業各領域人才深度交流,努力為企業職工提供創新平臺。2021年以來,山東賽控已經累計實施創新項目36項,吸引閥門行業近千余人次參與。(來源:中國化工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