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網站發布《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十四五”末,自治區形成集制備、存儲、運輸、應用于一體的氫能產業集群,氫能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
《意見》提出,試點先行、有序推進。優先在基礎較好的呼包鄂烏地區穩妥開展綠氫制甲醇、綠氫合成氨、氫燃料電池重卡替代等應用示范。以示范項目為牽引,推廣試點地區經驗,有序推進氫能在工業、交通運輸、發電等領域的多元應用。
發展目標:2025年前,開展“風光儲+氫”“源網荷儲+氫”等綠氫制備示范項目15個以上,綠氫制備能力超過50萬噸/年;
鼓勵工業副產氫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氫利用超過100萬噸/年,基本實現應用盡用;
建成加氫站(包括合建站)100座以上;
加速推進燃料電池車替代中重型燃油礦用卡車和公共服務車輛,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卡5000輛以上,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
探索綠氫在化工、冶金、分布式發電、熱電聯供等領域的示范應用,打造10個以上示范項目;
培育或引進50家以上包括15—20家裝備制造核心企業在內的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電解槽、儲氫瓶、燃料電池等裝備的關鍵材料及部件制造取得技術突破。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