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 張 楠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加快5G發展,5G網絡部署逐步擴大,技術產業加速創新,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商用5G。而我國也走過了從1G空白到5G局部領先的創新之路,尤其5G作為 “新基建”之首,受到政府、企業以及公眾的廣泛關注。
近日,全國各個省 (市、自治區)相繼召開地方兩會,“5G建設”依然是各地方政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抓手。北京、上海、福建、云南、四川等多省市紛紛提出了2022年5G基站建設計劃。
加速建設5G基站
2022年,多省市明確了新建5G基站數目標。
四川定下了數字新基建發展目標,2022年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實施國家 “東數西算”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其中,四川電信預計新增建設5G基站1.2萬個,總5G基站規模達到近6萬個。
湖南2022年兩會指出,將加快培育 “大智移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改造國家超算長沙中心,打造全國先進綠色算力樞紐。加快5G網絡和IPv6規模化部署,2022年將新建5G基站2.5萬個,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
安徽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大
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力度,實施 “新基建+”行動,創建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集群、新建5G基站2.5萬座以上。
云南將提升昆明國際通信出入口局服務能力和物聯網接入能力,持續擴大千兆光網覆蓋范圍,新建5G基站2萬個,推進5G融合創新應用。
河南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牽引,大力推動數字河南建設,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新增5G基站4萬個。
上海在2022年將全面完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新建5G室外基站8000個。
寧夏搶抓 “東數西算”機遇,高水平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拓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培育上云企業1000家、服務業集聚區13個。
廣西將加速推進基礎設施、數字電網建設,推動電力系統智能化。
積極推進產業融合
2022年,各地方加快5G融合應用,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提供支撐。
重慶為豐富智能化應用場景,構建“8611”一體化場景建設體系,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創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展示中心。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深化 “云長制”改革,持續加大5G規模組網建設力度,提速建設中科曙光、華為、京東等計算中心和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規劃布局空間互聯網,建成投用西部數據交易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將大力推進數字內蒙古建設。健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呼和浩特、包頭 “千兆城市”和煤炭、稀土、化工等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建設5G+智慧礦山,推動教育、醫療、交通等5G場景示范,建設一批智能停車場、智能充電樁。
湖北省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未來網絡、氫能、精準醫療、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未來產業。計劃在2022年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0家以上、5G全連接工廠30家以上。
遼寧省深入實施智能化提升工程,推廣工業數字化應用場景。今年預計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規范數字經濟發展,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福建省明確將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堅持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新布局推廣一批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應用。
湖南省注重提升數字驅動力,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壯大先進計算、北斗應用、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產業。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優化算力算法和大數據中心布局,加快推進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
四川省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國家示范區,打造智慧醫療、智慧康養、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等數字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