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 “中國信通院”)發起的首屆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應用大賽已啟動預報名。此次大賽以 “匯聚標識應用·賦能數字未來”為主題,面向全社會的開發者及企業,征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解決方案。
據介紹,本次大賽不設置細化賽題,僅確定三個大方向: “主動標識載體應用”“標識+X” (X可為行業,也可是環節)、“標識全連接工廠”。
本次大賽設置初賽、區域決賽、總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將以線上評選的形式舉行,全國決出60支優勝團隊,角逐線下6場區域決賽;區域決賽將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5個國家頂級節點所在城市,以及1個災備節點城市南京舉辦。區域決賽整體活動由項目路演、行業分享、主題辯論、閉門對接四大部分組成。每場區域決賽將通過線下邀請來自政產學研用資媒等領域嘉賓和專家,10家晉級區域決賽的企業角逐出前3名,最終組成全國18強。總決賽將聚焦 “工業互聯網標識”主題下的三大賽題范圍,全國18強將分3組進行主題路演,結合網絡評審結果及現場評選,綜合確認最終名次。
大賽設置一、二、三等獎及各單項獎,獎金高達百萬。獲獎企業將有機會推薦申報工信部相關試點示范、專項項目,進入區域決賽及總決賽的團隊均可參與大賽組委會組織的資本碰頭會、產業合作等對接活動,以促進工信部、中國信通院、地方政府、投資機構與參賽企業的對接合作,推動賽事成果接洽與落地。
標識解析是工業互聯網新基建
智能化與數字化帶來了萬物互聯的時代,人、事、物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而在工業制造領域,人和機器如何對話?機器與機器又怎樣實現互通互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帶來了答案。
通俗來講,標識解析就是數字世界的身份證,通過對物聯網中的對象名稱進行標記,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共用。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和商業模式落地階段,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支撐工業互聯網網絡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它通過為實體或虛擬對象賦予唯一的身份編碼,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的數據流通和交互,從而驅動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正在擁抱 “新基建時代”。
目前標識解析體系已初步建立五大國家頂級節點間實現互聯互通,也標志著標識解析已從概念普及階段進入到應用實踐推廣的新階段。
一個顯著表現是頂層設計的重視,標識的神經中樞作用被不斷強調。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1~2023年)》中明確提出: “加強標識規模化應用推廣。培育一批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拓展冷鏈物流、應急物資、智慧城市等領域規模化應用。組織開展全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大賽,遴選100個典型應用案例。”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點突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更加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高。
標識應用賦能產業未來
目前,標識應用服務已初顯效果,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案例集,涵蓋
裝備、電子、汽車、醫療、機械制造、石油等18個行業,并沉淀出從全生命周期優化、產品精益化管理等9大標識應用模式。
隨著標識應用大規模的向深發展,中國信通院甄選了兩批標識應用供應商,持續推動完善標識應用供應商體系的完善。
目前公布的38家供應商覆蓋體系全種類,并從研發賦能、運營賦能、人力配置、市場推廣賦能、生態建設、產品撮合、線索共享等維度助力。整體而言,以應用服務為牽引,囊括產品體系、供應商體系的 “標識產業生態圈”正在逐漸形成。
為了更好地促進標識產業規模化、深入化以及規范化發展,中國信通院從2021年4月開始,聯合工業互聯網標識生態各方,籌備首屆 “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應用大賽”,陸續在廣州、江蘇、武漢、南京、浙江、重慶等地舉辦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大會,為各地政府、企業、專家學者打造交流平臺,見證各地標識解析發展成果,推動標識應用落地及產業生態構建。
作為首個以 “工業互聯網標識”為主題的征集大賽,本次賽事將通過挖掘典型標桿案例、增加行業及場景應用,激發標識創新發展活力,加強標識規模化應用推廣,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未來。
(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