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五大趨勢

作者: 2022年02月2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時光如此之快、疫情如此之長。2022年已經到來。能源這一“初級產品”的供應已經變得愈加重要。“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相信全球能源市場及其治理水平將更好。   2021年

  時光如此之快、疫情如此之長。2022年已經到來。能源這一“初級產品”的供應已經變得愈加重要。“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相信全球能源市場及其治理水平將更好。

  2021年國際能源市場非同尋常

  剛剛過去的2021年,全球能源市場雖未出現像2020年油價跌穿“地板”、達到-37.5美元/桶的極端境地,也未出現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競合博弈上演“三國殺”的大戲,但仍有一番非同尋常的景象:

  一是價格高企。油價創七年新高,布倫特突破80美元/桶大關;氣價“坐火箭”般飆升,特別是歐洲地區氣價電價暴漲,氣價同比上漲十倍以上。

  二是能源轉型與能源短缺交織。一方面國際石油公司繼續加快能源轉型步伐,推進業務結構調整;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和新的減排目標;多國推出碳排放交易、碳稅和碳邊境調節稅等政策;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上近200個國家簽署《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中美發表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但另一方面,全球出現了大范圍的化石能源短缺現象。進入下半年,歐洲的天然氣和電力嚴重短缺,印度和巴西電力出現短缺,我國局部地區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保煤炭生產”成為久違的現象。能源轉型中系統協調性問題凸顯。

  三是能源安全繼續成為關注焦點。“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我國三大石油公司勘探開發持續獲得重大突破,沙特阿美竟然宣布“未來50年公司戰略首當其沖的是保障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

  ′四是能源地緣政治博弈曲折反復。“北溪-2”管道建設一波三折,完成鋪設但投產受阻,背后是美、俄、歐的不對稱“三角博弈”;土耳其、希臘、塞浦路斯等國圍繞東地中海天然氣資源的爭端依然難解難分;圍繞伊核協議的美伊及相關方和談一波三折,2022年伊朗原油能否重返全球市場仍不確定;利比亞的油氣資源難以重見天日,該國東西部兩個政府在各自“靠山”的支持下依然各自為政、打打鬧鬧。但也有利好消息,“歐佩克+”堅定執行既定產量政策,團結力度空前,石油市場價格相對穩定。

  五是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成為能源公司制勝法寶。國內,中海油“深海一號”成為本年度央企“大國重器”;國外,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以270億美元斬獲伊拉克巨型項目,是一個化石能源與新能源相互協同的綜合能源利用項目,體現了國際能源合作模式的創新。

  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面臨諸多挑戰

  全球能源市場需求方面將受到疫情和中、美、印等主要經濟體表現的影響。目前,新的毒株已經使全球抗疫的形勢變得曲折,如果上述毒株的蔓延不再大范圍擴大,且沒有出現其他變異毒株,則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恢復,并可能超過2019年的水平,即原油消費水平達到1億桶/日以上(對應年消費50億噸);反之,將侵蝕甚至擊潰2021年的抗疫成果。再者,中美這兩個全球主要經濟體和印度的表現仍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全球能源消費的走向。價格上另一個較大不確定因素是美元下一步走勢問題。有權威專家指出,美聯儲執行美元升值政策的可能性較大,區別在于是“猛火”還是“微火”的問題。如果是猛火式的大幅調高利率,則國際油氣價格將面臨顯著下跌;如果是“微火慢燉”型的,則市場將繼續保持相對穩健,預計布倫特全年平均實現油價在65美元/桶上下波動。

  政府政策引導可能不再激進。除了歐洲繼續采取相對激進的新能源政策牽引外,北美和亞洲主要經濟體在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政策的平衡上,將進一步變得“中庸”和統籌兼顧。美國拜登政府出于贏得2022年中期選舉等一系列政治目標的考慮,將不再肆意打壓國內大中型油氣和傳統能源企業,而油氣公司一直是共和黨的鼎力支持者;但拜登政府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政策上將繼續保持積極,以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壓力。中國等亞洲主要經濟體將吸取2021年國內出現的能源短缺甚至爆發能源危機的教訓,在推進能源轉型上將不再激進,而是采取比較溫和和平衡的政策。畢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

  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主要趨勢

  2022年的全球能源市場不確定因素依然太多,但五大發展趨勢依然明顯。

  能源合作將繼續成為大國博弈的“緩沖點”“平衡塊”。大國博弈導致世界“大分化”,但“大分化”背景下才顯得“大合作”的彌足珍貴,2022年,中美、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能源合作將在“粘合”大國關系上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最為典型的是,中國企業將會從美國進口更多的LNG和原油;中美兩國能源企業將在中東、非洲、中亞等第三方市場繼續進行合作。

  新冠疫情繼續成為影響全球能源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新冠疫情已經和美元貨幣政策、“OPEC++”戰略動向(包括美國在內)、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表現并駕齊驅,成為影響全球能源格局的四大要素。

  能源轉型與能源短缺繼續“相互交織”。能源轉型的步伐不會減緩、只會加快,而化石能源短缺的問題將持續至202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能源轉型過程中伴隨能源短缺的現象將成為“新常態”。

  全球能源投資與生產投資將加大。預計2022年全球傳統能源企業將顯著加大投入。目前,全球能源企業2022年的工作計劃和投資預算均已基本確定。從以往經驗來看,隨著國際油價保持在70美元/桶上下的穩定區間,再加上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現貨市場價格仍保持高位,利用價格中高位運行的有利窗口期,加大投資力度、謀求較高投資回報、提升公司價值和市值,將成為多數能源公司現實而理智的選擇。從目前的橫向對比來看,北美和亞洲的能源公司2022年在化石能源投資上,其投資額度比去年將有10%~15%的提升幅度;歐洲的能源公司將進一步小幅調減化石能源的投資,并顯著加大新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投資,后者的投資額同比也會有10%左右的提升。但總體而言,2022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投資將有一個顯著增長,從2021年的5500億美元左右增長至2022年的6000億~7000億美元左右。

  消費習慣逐步改變,新能源車等非化石能源產品將進一步得到重視。以北京為例,最近,北京市政府將2022年10萬輛購車指標中的新能源車指標數量,從原先的3萬輛(燃油車7萬輛)調整至目前的4萬輛,顯而易見,北京通過政策調整,引導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的力度在加大。麥肯錫咨詢公司某資深合伙人近期在一次國際能源論壇上曾表示,除了技術、資本和政策的三駕馬車推動,能源轉型還要靠消費習慣的改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