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重因素拉動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

作者: 2022年02月2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來源:中國能源報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運行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增幅大于原煤、原油,處于中高速增長合理區間。2021年12月27日,全國用氣量曾創歷史新高,達13.72

來源:中國能源報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運行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增幅大于原煤、原油,處于中高速增長合理區間。2021年12月27日,全國用氣量曾創歷史新高,達13.72億立方米,比上個供暖季日最大用氣量高出5000萬立方米。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幅均保持在250億立方米-300億立方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增幅跌破2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5%。

北京世創能源咨詢公司首席研究員楊建紅認為,2021年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的首要原因是我國經濟強勁復蘇,工業和制造業恢復勢頭良好,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低基數效應,共同拉升了2021年的消費量。

“經濟持續復蘇帶動天然氣消費量攀升,其中公用事業增長最快。目前,世界各天然氣生產國還未完全恢復生產能力,其他國家還處于復工復產階段時,我國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同時,去年一定時期內煤、電資源緊平衡的情況下,天然氣作為替代和補充,進一步拉升了需求增量。”楊建紅說。

2021年天然氣消費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西南地區來水不足,西電東送電量有限,廣東等地的用電緊張情況拉動天然氣發電需求暴漲。

“往年7、8月才出現的用電高峰,去年5、6月就提前出現并持續了一段時間。”博軼咨詢創始人楊常新表示,“今年,隨著部分省份恢復煤炭的供應份額,對天然氣的補位需求或不再持續高位。國內發電行業會逐步回歸理性,若不出現極端天氣,氣電需求預計也會回歸正常。”

目前,中國氣電裝機約占發電總裝機的 4.5%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受訪人士均表示,長期看,中國電力需求量仍將快速增加,僅依賴可再生能源發電難以滿足未來十年的電力需求量增長,利用天然氣替代是盡快實現電力行業碳達峰的優選途徑。另外,“雙碳”目標一定程度上會促使燃煤發電需求向天然氣發電需求轉移,但短中期內,天然氣還不完全具備為煤電做補充的能力。

此外,城市燃氣和工業領域“煤改氣”工程持續推進,尤其是京津冀、汾渭平原、廣東、浙江、黑龍江和吉林等地通過推進工業用戶使用天然氣、熱電聯產擴建等方式促進“煤改氣”發展,也進一步刺激了天然氣消費。

2021年,“煤改氣”主要推動力是以廣東為代表的省級推廣。廣東省2018年發布的《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2020年基本完成燃煤工業鍋爐替代及清潔改造、工業鍋爐污染綜合治理、工業窯爐專項治理等工作。據了解,2021底廣東增加了約60億立方米-7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消費潛力,其中“煤改氣”貢獻了約3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部2021年10月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煤改氣”工業覆蓋范圍從之前的15個行業擴至39個行業,并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共完成散煤替代709萬戶。同時,山東、浙江、江西、廣西、安徽多地相繼出臺環保政策和行動計劃,持續推進“煤改氣”實施,助推天然氣消費。

國際能源署2021年7月發布的《天然氣分析及展望 2021-2024》指出,在無重大政策變化限制全球天然氣消費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天然氣需求將呈現增長態勢,中國亦如此。

業內人士建議,在天然氣消費量不斷增長的趨勢下,應進一步加強國內勘查開發力度,增加資源探明儲量,確保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安全,同時應適度拓展較遠進口來源國的供應渠道。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日前表示,今年將組織全面簽訂并履行好天然氣中長期合同,及早落實資源,保障供用氣秩序穩定。與此同時,國家層面將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推動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產,夯實國內資源保供基礎,并加快構建多元穩定的進口供應體系,加強統籌協調,推進設施能力建設,保障進口安全穩定。

受訪人士一致認為,今年天然氣消費增速可能不會維持2021年的高位增長,增速將保持在8%-10%的平穩水平。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