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2021年我國石化行業取得了非凡的業績。” 2月17日,在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認為,2021年我國石化行業業績超出預期。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比2020年回升3.1個百分點。
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運行總體平穩有序,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從走勢看呈現出“前高后低”特征。2021年上半年高位增長,為全年實現良好業績和全面復蘇打下堅實基礎。2021年下半年增速回落,市場波動性和下行壓力加大,需求增速放緩、原料成本上升、能效約束加強、階段性供需失衡等矛盾和問題逐步顯現。
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正處于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增長潛力很大,但挑戰也很大。綜合各方面因素,預計2022年石化行業總體將以“穩”為主,“穩中提質”基本態勢不會改變,但主要指標增速將放緩。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范敏表示,上半年增速可能較低,下半年有所加快,全年呈現“前低后高”走勢。
石化行業創下四個歷史新高
2021年,“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部署、創新引領成果豐碩、綠色發展成效顯著、“雙碳”戰略扎實推進、園區管理規范提升,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創下四個歷史新高:一是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45萬億元,比歷史上最好年份超出4000億元。二是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6萬億元。三是化工板塊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累計實現利潤7932.2億元,超出化工板塊“十三五”最好年份31%。四是化工板塊收入利潤率創歷史新高,首次達到9.16%,高于“十三五”最好年份2.27個百分點。
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四個數量增加:一是原油天然氣產量增加,原油產量1.99億噸,同比增長2.4%,天然氣產量205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二是原油加工量及其主要石化產品增加,原油加工量7.03億噸,同比增長4.3%,成品油產量(汽油、煤油、柴油合計)3.57億噸,同比增長7.9%。三是主要石化產品進口量和消費量增加,燃料油進口增加10.3%、消費增加16.6%,液化石油氣進口增加24.6%、消費增加11.7%。四是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增加,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6947家,比2020年增加908家。
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三個首次下降:一是原油進口量下降,2001年以來進口原油首次同比下降,進口原油5.13億噸,同比下降5.3%。二是原油對外依存度首次升轉降,對外依存度由2020年的73.6%下降到72%,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三是主要合成材料進口量下降,其中合成樹脂進口量下降16.5%、合成橡膠進口量下降16.8%、合成纖維單體進口量下降25%。
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一降一升”,很多石化產品進口量下降,但是進口額卻大幅上升。原油進口量下降5.3%,進口額上升42.9%;有機化學品進口量下降13.7%,進口額上升27.6%。合成樹脂進口量下降16.5%,進口額上升17%;乙二醇進口量下降20.1%,進口額上升16.4%。傅向升分析,2021年石化行業“一降一升”,說明國際原油價格和石化產品價格都處于高位,造成量減價增,由此造成2021年我國石化行業貿易逆差再次擴大32.3%,高達2689.9億美元。
石化產業市場空間依然較大
2021年,在供需復蘇錯位、貨幣總量超發等因素推動下,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攀升,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價格上漲明顯,一些主要大宗化學品價格創歷史新高。2021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矛盾和壓力的顯現,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著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下滑、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挑戰。不過,隨著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社會消費能力和潛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我國石化行業將迎來新的更大發展機遇。根據全球發達國家經濟體石化產業生命周期的特點判斷,我國石化工業正處于成長后期,可能很快迎來石化工業峰值。
石化行業是重資產行業,而且下游需求與國民經濟各行業息息相關,如果全球經濟出現下行導致石化項目開工率下降,將對石化企業盈利產生較大影響。傅向升分析,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高增速主要得益于原油及主要化學品價格的大幅增長,在高基數基礎上,保增長的壓力很大。2022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的挑戰: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存在最大的不確定性。二是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石化產業經濟運行壓力明顯。三是石化產品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四是石化產業供應鏈保障面臨挑戰。但是要看到,2022年世界經濟仍然是“正增長”,我國經濟將繼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石化產業市場空間依然較大。
全力打好“穩增長六大攻堅戰”
當前,全球石化產業競爭十分激烈,行業兼并重組和規模不斷上升。與此同時,我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生產和消費,而且石化產業發展技術升級逐步走向成功,已經成為最有投資吸引力的國家。2022年,石化行業有許多新的挑戰等待去攻堅,有許多新的課題有待去破解,但是無論從油價還是全球范圍內供需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石化項目朝大型化方向發展,項目建設及投資周期難以把握。
傅向升強調,我國石化行業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加大重點石化基地和現代產業集群培育力度,加快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加快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開工和建設,不斷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全力打好“穩增長六大攻堅戰”。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一:保供穩價。保障化肥農藥等農化物資供應和價格穩定是石化產業和廣大石化人保障老百姓飯碗的重大責任。保障石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供應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職責。保障石化產品供應鏈安全是石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保障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任務。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傳統產業重要性不容忽視,傳統產業借力智能化數字化不可逆轉,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一定要重視中小企業這個重要群體。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三: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化工新材料及其高性能復合材料和高性能化學品配套與保障,重點化工材料高端化上有新突破,重大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取得新跨越,重點工程配套能力有新提升。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四:關鍵核心技術。重點瞄準生物基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乙烯“三機”重大裝備以及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前瞻性技術攻關。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五:綠色低碳發展。“十四五”石化產業綠色發展新課題就是“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施,避免“一刀切”管理和“運動式”減碳,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穩中求進攻堅戰之六:現代石化產業集群培育。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銜接”原則,加大石化基地和化工園區盡快實現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促進項目間、企業間、產業間物料閉路循環、物盡其用,切實提高資源產出率。(孟凡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