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2022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系列報告發布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2021年能源經濟強勢攀升后回穩,新能源行業具有綜合發展優勢,能源穩定供應仍依賴于傳統能源行業。
報告會上發布的《中國能源經濟指數變化趨勢》顯示,能源經濟指數與宏觀經濟同步周期循環,但整體波動幅度更加緩和。2021年我國能源經濟呈現強勢攀升和逐步回穩趨勢,總體向好。新能源車電池、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應用等行業加快升級,綜合優勢靠前。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唐葆君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宏觀經濟觸底,而能源經濟企穩并帶動宏觀經濟回暖。2021年疫情后期,宏觀經濟反彈,能源經濟平穩上升,穩固應對疫情反復帶來的影響。總體來看,疫情期間,能源經濟指數攀升后回穩。究其原因,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高質量發展下,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并進:疫情初期,新能源車電池、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應用等新能源行業加快升級,刺激經濟復蘇;后疫情時期需求反彈,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加大供給,起到“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唐葆君指出,雖然新能源行業得到了持續的發展,但是它畢竟規模還是有限,需求反彈的情況下,傳統能源比如煤炭、天然氣,在這個時候又起到了一定的穩定和保護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趙魯濤分析,2022年全球經濟將從恢復性反彈回歸正常有序復蘇,原油需求增速逐步放緩,受疫情反復等因素沖擊,或將出現階段性大幅波動;OPEC+將延續穩健增產路線,美國原油產量增加,帶動原油供應顯著提高;美元保持相對強勢、期貨市場看空、金價反彈動力有限釋放利空信號。美國和伊朗談判僵持、俄羅斯和烏克蘭關系持續緊張加大了原油市場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原油供應預期。2022年國際原油市場供需將由緊缺轉向寬松,抑制油價上漲,在疫情、地緣政治等不穩定因素影響下,油價波動或將增強。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將在65~75美元/桶和62~72美元/桶范圍。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康佳寧指出,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牢守能源安全底線、穩中求進實現碳中和的必要組成。當前,CCUS技術整體仍處于發展初期且成本較高,亟需盡快制定具體行業行動方案。
據了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系列報告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氣候變化經濟影響綜合評估模式研究”的最新成果。該項目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氣候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此次科研團隊發布的系列報告共八份,包括能源經濟指數、國際原油價格、全國各省碳達峰路徑展望、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等多項內容。(作者:丁青松)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