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能源領域“雙碳”目標,加快光伏發電等可再生綠色能源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作為2022年光伏產業第一個重磅新政,本次《行動計劃》相比《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新增了智能光伏建筑、智慧光伏工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等內容,并將整縣屋頂、公益性屋頂智能光伏建設納入鼓勵范圍,進一步明晰了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對全面提升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率,推動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實現,均有著重大意義。
經過多年發展,光伏在我國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從家庭用戶太陽能電源,到通訊/通信以及石油、海洋、氣象等眾多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大發展。
利好政策頻頻出臺
2021年以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智能光伏賽道頻頻獲得政策青睞,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
8月,工信部網站發布了《第二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公示》,有20個項目為認定為第二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項目,18家企業被選為第二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在不斷探索升級中,光伏企業在創新技術及產品應用中,都有很大提升。
12月3日,工信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有關情況,表示將實施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開展試點示范,持續推動風電機組穩步發展,攻克核心元器件,助力能源生產領域碳達峰。
12月30日,國資委也發文稱,央企要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高質量發展,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
“千億級”市場加速開啟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推動下,我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蓬勃發展,迎來了業績高增長期。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53億千瓦,同比增長24.1%。2021年1-10月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2.82億千瓦,同比增長23.7%。
隨著光伏與5G通信、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智慧能源的時代已經來臨,智能光伏產業將迎來無限的發展空間。如今,智能光伏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新風口,帶來又一個千億級市場。根據國家發改委2021年12月31日消息,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規模約75GW,剩余約22GW將于今年Q1陸續開工。另據智匯光伏不完全統計,2021全年國內光伏新增并網量有望達60GW,同比增長四成,超過行業預期的45-55GW裝機水平。
我國光伏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行動計劃》從制造端、應用端兩方面切入,指引了產業發展方向。首先,在制造端方面,目標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裝備、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其次,在應用端方面,目標則是逐步擴大光伏在綠色工業、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農業、鄉村振興及其它新型領域應用規模,形成穩定的商業運營模式,有效滿足多場景大規模應用需求。
結語:光伏產業是基于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融合發展、快速興起的朝陽產業,也是實現制造強國和能源革命的重大關鍵領域。未來5年,在《行動計劃》的指引和促進下,智能光伏“千億級”市場將加速開啟,為產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