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因燃燒值高,碳排放低,清潔干凈,是世界各國主要的民用和工業能源之一。在天然氣運輸過程中,為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會將天然氣壓縮成液體。在天然氣液化、運輸、港口卸駁、存儲以及氣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低溫閥門,使用在常溫氣態和-165°C液態切換工況下。
這種超低溫球閥有何奧秘,國內企業如何打破國外壟斷局面?第二十四期《溫州好產品》,一起走進方正閥門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方正閥門”),揭曉答案。
一只合格的超低溫球閥,一方面要能在常溫下實現操作和氣態密封,另一方面要能在-165°C的工況實現操作和液態密封;而且,通常超低溫-165°C液態天然氣的管道壓力為10MPa,是自來水管道的30多倍。對產品嚴苛的技術要求,使這類閥門長期被國外幾個廠家壟斷。
其中,閥門材料是關鍵。方正閥門自2006年便聯合多家高校和研究機構,就耐低溫的材料選擇、熱脹冷縮的變形量控制、低溫下密封結構設計等方面,與密封件廠家和材料廠家聯合攻關。
經過自主研發,2016年共同研制成功的超低溫球閥通過國內首臺套的驗收。這款超低溫球閥的殼體材料十分創新。一方面,采用了經過-196°C兩次超低溫深冷處理的金屬材料,而且這種金屬材料采用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由此可以承受低溫和高壓;另一方面,該球閥采用了用于航天等高端領域的超低溫密封設計和長頸設計,可有效解決冷脆和低溫凍結等難題,實現了超低溫領域球閥應用的突破。
2021年8月,方正閥門研發的超低溫大口徑上裝式球閥,進一步對閥體和閥蓋分別進行了創新——一體式閥體抵抗管道變形能力更好,上裝式閥蓋可在線維護保養。同時,該產品采用具有專利技術的閥座設計,具有補償和支撐功能。經過超低溫-196°C下1000次循環操作試驗,這款球閥成功通過了國產化驗收,打破了該類閥門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