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近日編制出臺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的有關情況。《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原材料工業保障和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業中比重基本穩定; 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占原材料工業比重明顯提高; 初步形成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35年,成為世界重要原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應用高地,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世界領先。
《規劃》同時,提出具體目標,強調供給高端化水平要不斷提高。突破一批重點戰略領域關鍵基礎材料。重點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以上,掌握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形成5~10家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領航企業。在原材料領域形成5個以上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了原材料工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即“五化五工程”。五化為“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轉型數字化、體系安全化”,同時提出“新材料創新發展、低碳制造試點、數字化賦能、戰略資源安全保障、補鏈強鏈工程”等五大工程。
《規劃》明確,為推進“雙碳”目標,將實施低碳制造試點工程,通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強化管理等手段,推進原材料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重點開展的工作包括:
推進產業結構合理化。嚴格控制煉油、磷銨、電石、燒堿、純堿、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適度控制現代煤化工產能增速。強化環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約束,依法依規推動落后、低效產能退出。大力發展新材料等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產業價值和產品附加值。
積極實施節能低碳行動。加強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加快先進適用的綠色低碳節能技術與裝備推廣應用。支持企業利用余熱余壓發電、并網,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實施原料和燃料替代,提高可再生資源和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鼓勵增加初級加工產品進口,嚴格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加強重點行業節能監察。
推廣超低排放和清潔生產。研究推動化工、焦化、電解鋁、銅冶煉、耐火材料、石墨深加工、陶瓷等重點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樹立標桿企業。推動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制定清潔生產改造提升計劃,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強化企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大力推行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產品,鼓勵創建綠色工廠,構建綠色供應鏈。
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重點圍繞尾礦、粉煤灰、赤泥、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化工廢渣、廢棄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全面推進原材料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加快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積極推進石化、鋼鐵、有色、建材、電力等行業耦合協同發展,鼓勵建設具有引領作用的資源化綜合產業基地。
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表示,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已編制了石化化工、鋼鐵等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重點行業碳減排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安排,后續將按統一要求和流程陸續發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