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交匯點記者在南通海門區 “萬里長江第一長隧”——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長江盾構穿越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海門供電公司技術人員正在隧道內檢測評估10千伏動力電纜運行狀態,確保掘進順利進行。截至目前,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永清-上海)長江盾構穿越工程“暢通號”盾構機掘進突破2000環,隧道成洞里程3000米。
長江盾構穿越工程是中俄天然氣東線全線的控制性工程,采用的“暢通號”盾構機直徑7.95米,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徑常壓刀盤盾構機,配有智慧平臺,可利用“三維可視化巡航、盾構數字孿生”等功能對盾構姿態、沉降變形、施工參數分析預測,能夠對盾構設備運行狀態迅速作出調整,使盾構機的安全性、經濟性明顯提升。施工過程中將實現“零污染、零排放、零滲漏、泥漿不落地”,全力保護兩岸濕地和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長江盾構穿越工程具有“超長距離、超高水壓、超大埋深、超高難度、超緊工期”特點,月掘進平均指標達450米,被專家定義為以短跑速度跑完“馬拉松”賽程的世界級挑戰。在11月份的勞動競賽中,長江盾構穿越工程創下了泥水盾構機月掘進1003.5米的世界紀錄。
記者獲悉,長江盾構工程全長10.226公里,工程建成后,可把途經東北三省、京津冀地區的“俄氣”送至長三角地區,提高長三角地區天然氣管網的應急保障能力,滿足地區天然氣產業發展需要和民生用氣需求,有效改善長三角地區的大氣環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