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浙石化二期、科魯爾二期丙烯腈項目投產之后,利華益丙烯腈新裝置也計劃于12月中旬投料。與此同時,此前檢修裝置也將陸續重啟,這對于丙烯腈市場來說可謂是個重大利空。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新產能對市場影響不大,1.5萬元(噸價,下同)價格或將維系,但隨著產能繼續增加,2022年丙烯腈市場恐不樂觀。
產能大幅增加
今年丙烯腈新產能增加較多,業者普遍看空四季度市場。但事實上,撫順石化、上海賽科、斯爾邦石化以及浙石化等企業在四季度輪番停車檢修,給予市場利好支撐,丙烯腈價格持續保持在1.5萬元線上偏強運行。
“不過,利華益丙烯腈新產能釋放進入倒計時,而此前檢修的上海賽科及斯爾邦兩大工廠恢復滿產,科魯爾裝置也已正常運行,撫順石化裝置即將重啟,預計丙烯腈開工率將從目前的90%提升至95%附近,令市場承壓。”山東省化工研究院副院長孟憲興分析說。
除此之外,天辰齊翔13萬噸/年丙烯腈新裝置計劃今年底或明年初投產,斯爾邦三期26萬噸/年新裝置也計劃明年1月投產,屆時將再增加39萬噸/年產能,丙烯腈總產能將達到354.9萬噸/年。
而下游除了ABS行業進入產能釋放期外,其他行業需求難有大幅增加,丙烯腈消費量很難突破300萬噸/年,預計供應將呈過剩狀態,市場議價能力減弱,2022年市場難言樂觀。
原料市場承壓
從原料丙烯來看,產能高速擴張令市場承壓,在成本面對丙烯腈難以形成支撐。
據統計,截至11月底,我國丙烯總產能4994萬噸/年,新增產能達524萬噸/年,剔除部分淘汰產能,目前仍有新項目將于12月投產,預計年底我國丙烯產能可突破5000萬噸大關。
具體來看,今年新增丙烷脫氫(PDH)制丙烯產能272萬噸,在新增產能中占比超過50%。PDH工藝有著天然的優越性,預計未來兩年PDH產能將持續高速擴張。而在“雙碳”大背景下,煤化工固有的“兩高”特性制約了其發展空間,國內丙烯生產工藝結構也將發生大變動。
展望2022年,孟憲興分析認為,丙烯產能增速將遠超需求增速,行業負擔加重,且丙烯下游配套項目多為聚丙烯,內部競爭壓力不遜于丙烯行業,其獲利能力變化將反向影響丙烯市場。
此外,還有一部分原有下游裝置向上游產業鏈延伸項目,這些項目將逐步擠占原有市場份額。同時隨著國內商品量的不斷增加,丙烯進口量或將繼續收窄,出口量或繼續增長。未來丙烯產業鏈內部競爭將更為激烈,市場競爭格局將由單產品市場競爭演變為產品和產品鏈一體化的市場競爭,在成本面上對丙烯腈市場難以形成有力支撐。
需求托舉不強
對于丙烯腈下游來說,ABS市場今年一度表現亮眼,但這種良好勢頭在四季度隨著產能增加而終結。截至目前,部分國產高端ABS價格已跌至年內新低,而低端料也逐步向年初低價靠攏,難以在需求面給丙烯腈以支撐。
從ABS供應來看,漳州奇美化工9月8日宣布其新建45萬噸/年ABS生產線正式量產,可望于12月滿負荷運行。此外,廣西長科二期50萬噸/年ABS裝置、吉化揭陽ABS裝置也紛紛開工,將令ABS工廠盈利水平出現下滑,也加劇了行業競爭壓力,供需矛盾亦將逐步顯現。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潘勁松表示,雖然ABS產能也同步釋放,但幅度遠低于上游原料,因此對丙烯腈托舉作用不強。
此外,從終端需求來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網紅小家電、5G網絡等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令芯片需求量不斷增長。但由于疫情,加之人工短缺,全球多個芯片工廠出現階段性減停產,令全球缺芯局勢蔓延。受此影響,部分汽車、家電企業一度采取減停產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BS下游企業的開工水平,ABS行業需求增速受限,對上游丙烯腈等原料形成反噬。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