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周寶冰
“釘釘平臺也許是目前工業互聯網的破局點。”釘釘事業部制造業戰略客戶總監武岳說。
12月7日,由中國工業報社等主辦,主題為“提升技術供給質量 增進應用服務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武岳在論壇上就“工業互聯網中的組織之美”發表演講,提出組織互聯網,可以通過以組織為本的方式,在不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建立一個移動的組織互聯網平臺,將原來不可能打通、沒有打通的數據、流程、應用聯通起來。
長期以來,企業信息化、數字化的重要內容,就是縱向集成、橫向集成或端到端集成,以消除信息孤島,實現數據驅動。但這些大部分一是集中在業務、管理層面,二是移動化有限,三是企業組織間的協同不足。
例如,一個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傳統的方式有ERP、MES、PLC等等,這些可以認為是業務數字化轉型。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關注到中國工業的互聯網轉型,需要重視人的協同、組織的協同。”
武岳指出,組織的數字化升級涉及到第一人機互聯,第二組織上下游互通,第三整個組織之間數據敏捷響應體系的建立。這三個要素可以使所有數據活起來,使采集起來的業務鏈條可以進入到敏捷響應階段。
在這其中,消費側數據至關重要。2020年9月阿里云發布標桿數字工廠“犀牛智造”。其目標是通過敏捷制造,實現對消費側訂單數據的快速反應,盡可能多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是未來商業模式中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中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初心。
基于這個初心,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更關注的是:第一,對消費側的數據的敏感程度。第二,對供應鏈上下游的敏捷響應程度。第三,工廠內部如何構建自己的數字工廠、數字大腦。
前兩者,與企業內外部的“人、組織”有關,包括供應鏈,第三點則聚焦于生產制造。組織互聯網,就是讓已經在釘釘上認證的組織,可以在組織間實現資金的流轉、業務的流轉、數據的交換。
組織互聯網的落地,一是釘釘平臺與其他工業互聯網平臺、IoT平臺的融合,共同服務釘釘平臺內外的企業組織;二是通過專屬釘釘或云釘一體等方式,在頭部企業實現數字化、移動化、平臺化。
武岳指出:“組織互聯網的基礎是云、物聯網。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阿里云加持的物聯網能力以及釘釘的組織中臺能力,構建一個人、機、物實時交互和數據傳輸的智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因此,智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除了具備云的計算能力之外,還具備物聯網提供的觸點數字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供了業務實時在線和組織協同的能力。其具體體現如下:
第一是組織平臺底座能力。武岳表示,在與大部分工業互聯網平臺溝通中發現,平臺對與釘釘合作最大的需求有兩個:一是他們缺少像釘釘這樣已經有這么多企業入駐的APP;二是他們希望自己平臺上的工業APP可以上架到釘釘。數據顯示,釘釘平臺已經有超過1900萬企業組織及5億用戶。
第二是融合通信能力。當下人機交互的界面、渠道非常多,這些交互渠道可以在釘釘實現界面統一,通過操作系統瀏覽所有的數據和應用系統。同時,釘釘平臺接受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部署。還可以把釘釘的一部分拆出來與企業進行合作(專屬釘釘),打通所有工業系統。
第三是開放能力。釘釘可以接入客戶自有的業務系統,例如ERP、MES等,并且全部不需要更新,通過統一的接口調用可以實現已有系統的移動化。
第四是沉淀所有的行為數據。在工業互聯網中沉淀的更多是設備數據、業務流轉數據,但是員工什么時候接到工單,什么時候后完成工單反饋,什么時候錄入任務,這些可以沉淀在釘釘上——這是組織互聯網“組織之美”的一個最重要的體現。
武岳透露,基于組織互聯網的智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釘釘正在推進三件事:一是打通底層設備和釘釘融合通信能力,目前已經打通阿里云IoT平臺,未來還將與更多的IoT打通。二是落實組織互聯,已上架一款產品“伙伴釘”,且已在敏實集團、西奧電梯等進行試點。三打通消費者,目標是成為跨端平臺。
在汽車行業,釘釘正與中國一汽集團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集成,共創整個組織行為的數字孿生平臺。此前,釘釘在一汽紅旗建設首個完全自主的數字工廠。更早一些,一汽集團上線專屬釘釘,實現集團的移動化和平臺化。
在鋼鐵行業,中國第八大鋼鐵企業柳鋼集團與釘釘開展全面合作。在試點工廠冷軋廠,2017年只有2個人會用低代碼平臺,2021年已經有200人實現“在車間里寫代碼”。所有沒有被觸達的“數字化暗區”,過釘釘低代碼平臺已經全部解決,包括智能巡檢,鋼卷出入庫錄入,以及對數據的實時響應等。將近400多個應用,幾乎一半是員工自己在“打點”。
這是一種很難想象的解決傳統業務系統的輕量的方式,同時還沉淀了行為數據,體現了每一個人的價值。為此柳鋼相關負責人說:讓每一個成功都被看到,讓每一個努力都被認可。其支撐就是全鏈路的數字化。
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數字化的力量。而預計未來10年仍將是數字化快速增長的10年。武岳表示,釘釘是工業互聯網的新生力量,除制造業之外,釘釘在不同領域同樣發揮著自己作為一個組織中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