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偉新在認真安裝調校閥門
“小新,真有兩下子。”12月1日,在廣州石化14萬噸/年制硫裝置,一名瘦瘦高高的年輕人正在專注地調整著定位器。一會,閥門就順利動作了。在場的老師傅們也連連點贊。
“小新”是儀控中心儀表一區域重催班的班員王偉新。
這幾天,14萬噸/年制硫裝置就要檢修完成轉入正常生產。閥門聯校時間緊、任務重。剛在重催裝置安裝完氣壓機探頭的王偉新也趕來支援,承擔關鍵閥門的聯校工作。
在對酸性氣進裝置前壓力控制閥進行調試時,閥門動作時輕微的卡頓現象引起了王偉新的注意。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調節閥回訊桿伸出高度約有1毫米的偏差,他馬上將定位器整體拆卸下來,重新調整回訊桿的高度。定位器回裝后,他仔細調整反饋桿與定位器的定位桿角度,再輸入標準信號對閥門進行調校。多次調試后,閥門終于動作順暢。
“偏差1毫米也不行。這1毫米偏差可導致反饋桿與定位桿不在平行線上,造成閥門輸出不穩定,長期運行可能會導致反饋桿脫落,造成閥門失控。”王偉新對身旁的年輕同事高健文分析道。
“原來1毫米的偏差也會導致這么嚴重的后果,我記住了。”高健文被王偉新精細嚴謹的精神深深感染。
完成這一臺,王偉新又馬不停蹄對下一臺關鍵閥門進行聯校。這一天,他一共完成了26臺關鍵閥門的聯校,為檢修后裝置安全順利開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