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國家能源集團與青海省簽署“青海省零碳產業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參與示范區“荷儲網源”一體化零碳綠色能源體系建設,發展規模化制氫和氫能場景應用。11月26日,中國能建宣布擬投資50億元,在北京大興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多方搶灘布局氫能等新能源領域、相關項目批量上馬的背后是政策的加持和資金的涌入。記者了解到,氫能等相關產業發展規劃有望陸續發布,多地碳減排支持工具也開始密集落地,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年底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雙碳”目標之下,綠色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成為熱門賽道,今年以來多方搶灘布局、項目加速批量上馬。“實現碳中和,能源供應和消費系統要徹底轉型,能源消費端要向綠色低碳轉型,能源供應端要從化石能源轉變為非化石能源。”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指出。
氫能產業鏈布局也引來各方競逐。例如29日金開新能公告稱,為實現公司在氫能核心產業環節的投資布局,公司全資子公司國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入伙基金并投資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6日,中國石化湖北地區首批加氫站竣工,而該央企“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300億元在全國建設加氫站1000座。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當前氫能正處在突破式技術進步向商業應用擴散的交疊階段,既在科技創新的漸進過程中具有激進式爆發的機遇,又在產業場景推廣的廣度與深度上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