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市水務局發布了《上海市排水“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指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排水保障體系,努力實現“防汛排水安全可靠、污水治理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排水管理智能高效”的目標。”
從全局上來看,根據《規劃》,排水“十四五”規劃指標分為: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和水管理四類,共9項,如下:
四大類項目中,水安全、水環境無疑是水泵市場最為關心的一塊,尤其是水安全這方面,全國很多省市已經出臺十四五規劃,如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西、四川及河北等等,那么像一體化雨水泵站這類設備就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水環境方面,如一體化污水泵站,一體化泵閘,污水泵以及計量泵等等,隨著各項規劃指標的上升,對設備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
在具體實施項目上,《規劃》在十四五重點任務指出:
(一)排水設施高標配套,支撐城市發展
1. 污水廠新擴建工程
持續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推進污水處理廠新建和擴建,“十四五”期末,新增污水處理規模約280萬立方米/日。
實施中心城竹園污水處理廠四期(含50萬立方米調蓄池)、泰和污水廠擴建工程、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擴建三期工程建設,適時啟動白龍港區域干線污水調蓄池建設,新增調蓄規模約50萬立方米,中心城區旱天不溢流,基本解決雨天溢流。
推進郊區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分別是浦東新區海濱、臨港等污水廠;嘉定區大眾、安亭、南翔等污水廠;青浦區西岑污水處理廠(原0.25立方米/日拆除);松江區松申、松東、松西、松江等污水廠;金山楓涇;崇明區堡鎮、陳家鎮、長興、新河及東平等污水廠;適時啟動奉賢西部污水廠擴建及江橋污水廠新建工程,基本解決郊區污水處理能力缺口問題。
3. 初期雨水治理工程
建成桃浦廠、龍華廠、天山廠、曲陽廠、泗塘廠和長橋廠等六座污水處理廠初雨調蓄工程,推進后續提標工程;建設龍華排水調蓄工程,結合桃浦科技城、大名、張華浜東、九星、龍陽等雨水泵站建設,實施初雨調蓄池工程;建設一批水環境敏感排水泵站初期雨水調蓄池,減少相關排水系統初雨對河道水環境影響;建成蘇州河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試驗段,加快后續工程前期工作,并適時啟動。預計“十四五”期末,強排系統初期雨水調蓄設施達標率30%左右。
4. 雨水系統建設工程
加強本市雨水系統建設,提高排水能力。推進中心城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龍水南、漢陽二期、楊盛東等16個雨水排水系統建設,新增約230立方米/秒排水能力。推進寶山、閔行、浦東等7個郊區雨水排水系統建設;崇明結合沿江高鐵、城橋西側、廟鎮、地鐵小鎮等地區開發建設,加強管網完善補充,新增約100立方米/秒排水能力。
5. 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為提高已建排水系統排水能力,依據“雨水2035規劃”中“藍、綠、灰、管”多措并舉的理念,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源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30%左右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新增200萬立方米左右調蓄規模。結合雨水系統及綠色設施建設,城鎮雨水排水能力達3-5年一遇面積達到25%左右、中心城達到35%左右。
(二)排水系統提質增效,提升保障能力
2. 管網完善工程
新建張華浜東、九星(與系統雨水泵站合建)及惠南、浦星3#,擴建灶東、新場等污水泵站;推進污水二三級管網新建工程,浦東新區實施濟陽路及滬南公路污水管工程;閔行實施浦星公路污水干管新建工程;崇明結合地區開發及城橋鎮合流制區域分流改造配套完善污水管網,開展6條污水管網建設工程;寶山啟動寶鋼支線改造工程,積極推進吳淞和張華浜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增強地區污水收集能力。
3. 廠站設施更新改造
對老舊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更新改造或大修工程,兼顧節能高效及環保要求,挖潛已建設施效能。逐步推進防汛泵站完善截污設施、增設垃圾自動清理裝置和排口垃圾攔截裝置,減小對水環境影響?!笆奈濉逼陂g主要推進虹橋機場地區、自貿區、浦東機場地區、金山石化地區、崇明工業區等泵站的截污改造。積極推進排水設施臭氣、噪音檢測與改造工程,緩解站群矛盾。
(四)服務重點區域,落實國家戰略
聚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以下簡稱“虹橋商務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長三角生態示范區”)、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等重點地區建設,提升城市災害防御能力,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治合作,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在上海以及全國的排水行業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1. 強化海綿城市建設,助力臨港新片區高水平開放
在臨港新片區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實施“+海綿”項目,對老舊小區、道路廣場、河道水體、公園綠化等不同項目進行改造提升,擴建臨港污水處理廠,提高污水處理能力,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為臨港新片區、上海市以及全國其他城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方向引領,為未來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樣板。
2. 試點區域聯防聯治,支撐長三角生態示范區綠色發展
在長三角生態示范區內實施雨水排水能力提升建設,擴建西岑污水處理廠,建設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設施,提高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能力。進一步運用系統性思維,從流域整體角度,在長三角生態示范區率先探索生態環境標準、監測、執法的“三統一”,推動建立跨省聯防聯控機制、開展聯動治理,試點推行廠站網一體化運營,發揮好區域生態環境協作機制作用,攜手打贏區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共同建設好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3. 提升排水保障能力,支撐虹橋商務區建設國際開放樞紐
考慮虹橋商務區開發建設密度高、商貿活動密集、對排水安全保障要求高的特點,推進華江、繁興等雨水泵站建設,提升排水設施能力;持續優化虹橋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系統運行調度,提高地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4. 多措并舉“+生態”,支撐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
按照“世界級”的標準、貫徹“+生態”的理念,因地制宜,按照“藍、綠、灰、管”多措并舉的原則,實施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污泥處理設施建設、污水管網完善及截污納管工程,注重區域標準、景觀和生態功能同步提升。
5. 品質提升支撐五個新城高水平建設
按照優于中心城的建設標準和品質要求,加強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河道調蓄,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提高雨水排水能力,新城35%左右區域達到3-5年一遇排水能力。繼續加快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擴建嘉定大眾污水處理廠、松江污水處理廠四期等項目,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