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寶冰
10月21日,2021達索系統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行,會議圍繞船舶與海工行業數字化、智能化,以及達索系統3DE平臺 (3DEXPERIENCEPlatform)在船舶與海工行業的應用進行了廣泛研討。
雖然數字化造船一直是船舶企業的重要戰略,但行業景氣度的提升無疑對這一戰略具有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專家認為,隨著航運市場回暖,船舶行業數字化轉型將迎來新發展。
數字化造船是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譚乃芬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際航運市場持續回暖,油、散、集、氣四大船型海運需求增長較快,全球新造船市場呈現活躍態勢。我國船舶企業抓住市場回升機遇,承接新船訂單表現亮眼。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今年1~9月份,我國船企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上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在國際市場份額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船舶市場經過10多年的低迷,基本上已經開始復蘇。
譚乃芬指出,行業復蘇剛剛開始,但不確定性仍然很多。業界除了關注宏觀經濟因素,更要注意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中,新技術應用對新造船市場的影響。
多年來,船舶企業不斷推進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并逐漸進入智能時代。數字化造船成為現代造船模式的核心。
達索系統助力打造智能化工廠
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模型、數據、互聯、仿真 (數字孿生與數字主線)已成為全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共同關鍵詞。達索系統高級技術經理陳立生指出,模型化、數據化、云化是達索系統3DE平臺的關鍵能力與核心價值,這恰恰與數字化轉型關鍵特點不謀而合。
據悉,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達索系統端到端解決方案涵蓋了從總體設計到仿真驗證以及制造、營銷等全流程。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研究發展科科長萬鵬介紹,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從2014年起與達索系統開展戰略合作,在船舶總體設計領域率先引入3DE平臺開展工程應用,開展數字化轉型。通過多年來在數個產品上不同程度的工程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及經驗。
江南造船廠于2015年引入3DE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大量的二次開發與系統集成,目前已經給船廠帶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設計準確率和建造效率還是產業鏈供應鏈優化,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據悉,使用三維軟件后,企業造船效率提高了30%以上,差錯率降低了60%以上,率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造船。
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郵輪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中,達索系統通過發揮其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生產執行管理方面的優勢,幫助招商局工業打造成為業內頂尖的自動化、智能化工廠。
招商局郵輪制造有限公司精益制造室主任孫云龍介紹,郵輪的分段數量比傳統的船舶非常多,更需要踐行數字化造船。通過數字化手段,能夠通過產前技術準備讓停工、浪費的事情更少,即使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也能更快地解決。
船舶智能體正在駛來
數字造船為智能船舶打下堅實的基礎。當下,一方面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和實踐成果不斷涌現,另一方面是航運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包括造船、船運等各界不斷加大對智能船舶的投入。
通過傳感器、通信、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智能船可自動感知和獲得船舶自身運行數據,以及海洋環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進一步分析處理并回傳,實現船舶航行、管理、維護保養、貨物運輸等方面的全流程數字化和智能化。
智能船舶也是國家政策明確支持的重點領域,而郵輪更是創新突破的一個重大方向。始于數字化造船,到建立船舶數字化運營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數據驅動閉環,一個完整的船舶智能體正在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