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22日電 題:浙江投資千億元保海塘安瀾,“海上長城”筑牢安全線
新華社記者黃筱
一側是鱗次櫛比的高樓,一側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在海與岸的連接處,綠色植被縱向延展,騎行道、跑步道、休閑道曲線優美,市民公園、地標雕塑、體育設施相映成趣。這是浙江2000余公里海塘岸線的一段縮影,在“高顏值”的背后,海塘更是沿海地區的安全屏障。
位于舟山市城區的萬丈塘。(受訪者供圖)
浙江省水利廳海塘專班負責人涂成杰介紹,浙江省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河口潮差大,曾一度因臺風暴潮導致較大社會經濟損失,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決心把沿海防御能力偏低的1000公里重要海塘,建設成高標準海塘。
“然而20多年過去,海塘保護區內人口數量、經濟規模大幅度增長,海塘保護區內人口翻番、GDP增長了十余倍,更加淹不得、淹不起,并且經過20多年的運行,部分海塘防御標準與保護對象的重要性不匹配,一線標準海塘中已有485公里海塘出現塘身沉降、結構破損等問題?!蓖砍山苷f。
在舟山市普陀區六橫鎮蒼洞村鄉鎮海塘,塘外海潮澎湃,而塘內的1000多畝養殖塘,每年可以給村集體帶來300萬元的租金收入,養殖戶年均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正是有了海塘的庇護,海邊人家將海水引入塘內,搞起了圍塘養殖,蒼洞村的集體經濟才日益發展。
“但是時間久了,現有的海塘出現沉降、破損,如果不把海塘提標加固,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绷鶛M鎮黨委副書記楊忠君介紹。
今年5月,《浙江省海塘安瀾千億工程建設規劃》正式實施,投資千億元,在提高海塘安全性能的同時,推動海塘由單一水利工程向綜合功能、由水利部門一家用向社會開放共享轉變。在這陣“東風”下,普陀區也將開工建設27公里的海塘安瀾工程,提升海塘安全,“以后大風大浪來了也不怕?!鄙n洞村黨支部書記沈富祥說。
海塘是沿海百姓的財產生命線,也是重點產業的安全保護線。緊鄰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條長約12.6公里的海塘正在加緊建設。
作為園區內最大的石化產業,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發展部主任吳迪說:“由于石化產業的特殊性,臺風期間也不能停工停產,海塘安瀾工程安全標準更高,我們企業發展才更安心?!?/p>
據了解,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海塘安瀾工程將于2022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提標,建成后可將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線海塘提升至300年一遇防潮標準,讓區域防潮能力為石化產業保駕護航。
除了提升海塘安全標準,精細化管理也不可或缺。寧波市鎮海雄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益平介紹,工程建設中會在塘身埋入視頻AI巡檢、海塘安全自動化檢測、水文水質檢測等數字化感知系統,打造數字海塘“駕駛艙”,實現風險動態感知預警、防臺防潮決策智慧研判,全方位提升海塘安全。
“過去城市、產業與海塘割裂,融合性較差,海塘安瀾千億工程在大幅度提高安全度的情況下,將海塘空間最大程度打開,釋放一個空間多維價值,變‘難得一用’為‘時刻可用’,變‘一家使用’為‘人人共用’。”涂成杰介紹。
今年8月份建成向社會開放的臺州椒江南岸海塘安瀾千億工程先行段項目,實現了“還塘于民、融塘于城、興塘于業”,將城市、產業與海塘融合,打造“超級碗”生態濕地系統,將老工業遺跡進行藝術化、功能化改造,為市民留住城市記憶,同時增設休閑驛站、黨群服務、展示展覽等,最大化城市基礎設施的復合價值。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累計開工海塘安瀾工程310多公里,部分工程在防臺防潮、修復生態、宜業宜居等方面發揮了初步成效,富有生機活力的“海上長城”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新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