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批準建設69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內蒙古陰山北麓草原生態水文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陰山北麓國家野外站)入選。截至目前,內蒙古區建立觀測研究站、生態研究站、生態定位站、試驗研究站、綜合試驗基地、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臺站)等用于野外觀測、試驗、研究的臺站,其中,國家級5個、自治區級44個。
內蒙古陰山北麓草原屬于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兩屏三帶”的北方防沙帶,是生態功能定位為極重要的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區,也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中重點支持的布局區域。陰山北麓國家野外站開展水文、土壤、氣象、生態等方面的觀測研究工作。
對荒漠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氣候變化與生態系統演變、小流域水碳循環與水文過程、生態系統承載力與水土資源調控、生態系統修復與功能提升等進行定位觀測與研究。目前積累了大量的一手基礎觀測數據,基礎條件優勢明顯,并具有較強的學科與行業代表性,填補了我國北方荒漠草原這一重要生態功能區的臺站建設與長期定位觀測研究的空白。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的野外觀測站通過在野外不間斷地搜集各類數據,為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許多野外臺站建立品種示范區、示范林,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成果產出、帶動地方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