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程已過半,借助這一開放的平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能集團、中國中化等一批能源化工央企收獲滿滿,一項項訂單接連落地,并在采購規模、采購內容上實現新突破。
11月5日,以“‘雙碳’目標驅動下的能源轉型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中國石油國際合作論壇暨簽約儀式在進博會期間舉辦。中國石油分別與沙特阿美、梅賽尼斯亞太有限公司、斯倫貝謝、西門子能源、貝克休斯等全球33家合作伙伴簽署33份采購協議,合同總金額近155億美元。
11月4日,中國石化與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34家合作伙伴簽訂415億美元的采購合同,涉及原油、天然氣、化工品、裝備材料等11大類、42種產品。
11月5日,中國海油所屬公司與13家全球供應商在進博會現場簽訂采購合同和協議,簽約金額創4年來新高,4年累積簽約金額突破400億美元。著眼海洋石油開放合作與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中國海油首次在本屆進博會上與合作伙伴簽署LNG合同,綠色清潔能源產品簽約金額超過簽約總額的50%。
11月5日,國家能源集團與來自印尼、蒙古、南非、俄羅斯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8家企業現場簽約,集中簽訂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及進口采購合同,在煤炭供應、新能源技術引進、高端裝備、大宗原材料等方面開展合作。其中,國能集團與西門子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高效天然氣與燃氫燃機、風光儲一體化能源、綠色氫能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國能集團聯合動力與西門子歌美颯公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大規模海上風電及低碳技術領域擴大和深化戰略合作。
11月5日,中國中化與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9家合作伙伴簽訂合作協議。在采購側,中國中化主要采購高品質原油、天然氣、甲醇、化工原料及數字化服務等。在銷售側,中國中化積極組織旗下海外企業法國安迪蘇、法國埃肯有機硅、意大利倍耐力和德國克勞斯瑪菲參展,帶來行業領先的動物營養、化工新材料、高端輪胎、智能化裝備等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進博會為各國企業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機遇,能源化工央企以實際行動發揮進出口協同效應,實現貿易產業精準對接,開展更加優質、更高水平的商貿合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添動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