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關鍵之一,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發展和成熟,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已成為了安全生產事業發展的一大趨勢。202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 應急管理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要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協同創新模式,擴大工業互聯網應用,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并計劃到2023年底,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
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專業賽自今年9月23日正式啟動以來,就受到相關學界、業界的高度關注。該賽事是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下設的專業賽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賽事立足于“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快速感知、超前預警等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旨在通過征集創新驅動力強、應用成效顯著、復制推廣性強、經濟價值高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以應用價值牽引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
賽事評審委員會成員、國家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標識工作組副主席、佛山市南海區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區景安表示,促進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的融合發展,當下已成為業界、學界的廣泛共識,通過舉辦賽事,從中發掘一批具有引領示范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應用案例,將有助于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進一步理解工業互聯網在安全生產工作事前預警、觸發響應、事后處置、應急管理等多個領域帶來的全新變化,從而推動更多企業主動參與轉型升級。
“比如在事前預警方面,一臺機器的某個軸承,使用多長時間后就應該更換?過去我們只能憑經驗猜,如今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數據分析,預判故障風險,進行及時保養或維修生產設備,從而有效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又如在事后處置方面,當部分設備、生產線出現故障后,我們也可以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幫助企業進行生產調度,減少事故損失?!眳^景安說。
同為賽事評委的國際本質安全研究院院長、國家安研院首屆安全專家、DNV安全評級學院創始人李爽表示,本次賽事搭建了涵蓋安全生產產、學、研全鏈條的交流平臺,有助推動各方進一步加深對工業4.0時代安全生產工作新發展特點的理解,為未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發展提供指引。
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中小企業既是社會生產的主力軍,也是落實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創新發展的主戰場。如何提升中小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發展中的參與度、存在感,成為這次比賽中專家學者關注的重點。
區景安表示,希望看到更多中小企業走進賽場,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創造力:“探索工業互聯網和安全生產的融合發展,并不是大企業的專利,其實國內不少中小企業立足自身工程技術,在提升安全生產防護水平、事故后快速補救等多個領域,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希望這樣的中小企業能更積極地參與這次賽事,與大家一同,推動安全生產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李爽表示,大型企業憑借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深厚的技術積淀,在安全生產規劃上往往追求面面俱到,但對生存壓力大、對投入產出效益敏感的中小企業而言,這種大而全的方案并不適用,因此希望更多參賽者能聚焦某個具體的生產場景,比如鋁型材、五金建材生產等,去解決一個行業痛點,從而為中小企業的安全生產升級迭代,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在安全生產領域,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中小企業的需求,并提供了解決方案,比如佛山市南海區就有企業,開發了結合人工智能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產品,一套價格僅10萬元左右,中小企業也能用得起。”
本次專業賽設置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超前預警能力、“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快速感知能力兩大賽題,設置有一、二、三等獎,優勝者除了能分享總值50萬元的獎金外,還將獲得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人才落戶支持、供需資源對接、成果推廣展示等。目前大賽初賽仍在接受報名,有意參與者歡迎點擊鏈接(www.caiicp.com)進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