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滄州日報》第08516期刊發的頭條文章,以《綠色引擎,奏響工業發展最強音》為題,對河北同力自控閥門制造有限公司通過智慧化供熱技術推動供熱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報道。
報道原文
智能產業邁向中高端
一個閥門價值上百萬元,這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近日,在河北同力自控閥門制造有限公司(簡稱同力閥門公司)車間內,人們一睹其真容。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像這種高附加值的閥門產品,在同力閥門公司已屢見不鮮。
近年來,泊頭的同力閥門公司專注創新,獲得專利36項,并參與編制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他們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的閥門,可直接焊接到管道上,一改過去使用法蘭的傳統方法,不僅利于保溫,能節約5%左右的熱量,同時還使閥門生產砍掉鑄造這一環節,取得了顯著社會效益。
“原來生產設備落后,產品性能也不盡如人意。”公司總經理馬利介紹,但公司始終專注于技術研發,幾年前,公司開始和天津大學合作,共同研發新產品,同時,引進機器人焊接閥門生產線,替代人工焊接,保證產品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
乘著科技創新的東風,同力閥門公司先后參與《城鎮供熱用焊接球閥》《城鎮供熱用焊接蝶閥國家標準》《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等8項國家標準的編制工作,產品被國家住建部確定為工程建設推薦產品,廣泛應用于鳥巢、央視大樓等眾多重點工程。
供熱市場并非一成不變,如今又出現新課題:熱源離市中心越來越遠,長輸管線日益增多,要求閥門的壽命和可靠性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管線延長了后,關閥門也成了問題,特別是大口徑閥門,一個人力量不夠……
同時,在城市建設上,一些地方比如雄安新區等地開始建設地下管廊,電力、電信、供暖等全部集中在一個管廊里,如果閥門壞掉,熱水外漏,人直接去關閥門會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遠程可控的閥門便應運而生。“我們的產品即使賣到美國,也能實現遠程控制。”馬利自信滿懷,公司順應市場需求,研發的智能產品已經站到了行業發展的前沿。從電腦平臺上就能看到閥門的運行狀況,并可實現遠程調控。
淘汰落后產能、煤改氣、上自動化流水線,加裝環保設備……近兩年,四營鎮閥門產業正在經歷“刮骨療傷”式的變革。全鎮102家閥門企業,在技術創新中比拼趕超,有的已成為大型重點項目的閥門供應基地。
在科技助力下,新興產業乘勢而上。經過多年發展,四營鎮藥包材產業也初具規模。
四營鎮有藥用包材企業10 余家,成規模的有6家,主要生產藥品行業用紙質包裝、塑料包裝、玻璃包裝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帶動500多人就業,年創利潤1800多萬元。
站在新的起點上,四營鎮工業系統厚植發展新優勢,開啟向工業強鎮跨越之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