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是能源輸送體系中的關鍵控制部件,在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扎根閥門制造二十多年,成都本土企業成高閥門在球形閥門領域做成了全國單項冠軍。他們是如何練就單項冠軍的本領,在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成高閥門。
上個月末,我國西氣東輸三線中段正式開工建設,在這條國內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能源大動脈上,管道閥門的主力供應商是一家來自成都的企業。
記者 鄭婷:這里是成高閥門的生產車間,在我身旁眾多的閥門當中藏著一個世界之最,就是這臺。這臺球形閥門口徑達56寸、能承受900磅的壓力,它現在也被用于中俄天然氣管道的輸送當中。
記者 鄭婷:成高閥門現在的市場占有率怎樣?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曾和友:我們公司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在油氣管線球閥領域我們的市場占有率是超過一半以上,我們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所有設計都是我們自己獨立完成開發的,我們國內很多標準,包括管線球閥的標準、全焊接球閥的標準,都是由我們公司參與制定的。
談起步:孤注一擲 走自主研發之路
成高閥門成立于1993年,專業從事石油、天然氣等管道儲運閥門的研發和制造。在國內眾多閥門企業中,成高的強勢崛起靠的是2009年企業的第一次自主轉型。
記者 鄭婷:當時是一個什么樣的契機讓你們下定決心要走國產化的道路?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一個是這個行業的發展讓我們自己感到非常大的危機,中國閥門行業都是在價格在這個方面去競爭,在中低端上去競爭。你做一個產品,馬上別人就仿制出來,仿制出來就價格進行競爭,所以企業的話壓力非常大,市場競爭就越來越激烈。在高端這一塊,就中高端這一塊的產品完全被國外壟斷了,你進不去怎么辦?在這個時候我們公司決定我們去給國外搶市場,我們去發展我們自己的產品。
記者 鄭婷:自主研發路肯定也很艱難。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對,印象最深的細節就是,剛開始國產化的時候,我們的用戶對中國的企業要求就非常苛刻,國外有些東西沒有的,它也要求中國企業必須要具備。當然通過大家努力,也通過各種實驗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們也完成了這些國外的企業沒做到的事情。
記者 鄭婷:當時冒了多大風險,投資了多少錢?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應該是投資了一個多億,當初我們全是自己的錢,你知道作為民營企業投資的話,你知道就風險很大的對吧?所以說在這個方面我們當時也曾猶豫過,這么大的投資如果沒有收獲怎么辦?
記者 鄭婷:后來居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閥門人的一種精神嗎?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對,一個是國家政策,國家非常支持,第二個就是閥門行業的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你的技術團隊要有決心來攻克這些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談發展:基金注資 加速第二次轉型
如果說自主化是成高的第一次轉型,那現在成高又開始進入第二次轉型——信息化。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我們的產品雖然是傳統制造業,我們的產品能不能滿足用戶更多需求,今后管線能不能做成一個智慧管線,把它的安全性 把它的運維都提升起來。我們的所有信息資源,我對用戶開放,用戶的整個營運維 護整個資源向我們開放。我們公司要轉型,要轉到是服務型企業,那么我們就需要和我們用戶要互聯互通。
記者 鄭婷:你沒有把成高定義成一個制造型企業,定義成服務型?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我們正在向服務型企業轉型。
而這一次轉型,成高不再孤注一擲。去年底,成高獲得了四川區域協同發展投資引導基金8000萬注資。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四川區域投資基金來了以后,就助推了我們這件事,他來的時候正是我們第二次創業的關鍵時候。我們今年的信息化建設,在行業里面我們又走到前面了。
四川區域協同發展投資引導基金是為服務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由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產業引導基金。基金總計劃規模50億元,省級財政出資10億元,由四川振興集團旗下四川興川重點項目股權公司管理,基金直接投資于“5+1”現代工業、“4+6”現代服務業、生態環保產業等相關領域項目,尤其是現代產業頭部企業、細分行業里的隱形冠軍、重點產業項目等,為地方產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賦能。
四川興川重點項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董事長 郝功貴:我們通過基金加銀行、信托、保險、證券的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帶領社會資本參與地方重大產業項目的建設,同時我們堅持投后管理,跟所投企業提供個性化需求的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為連接政府和企業的耦合劑。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僅幫助成高加速轉型,區域協同引導基金也希望能和成高一起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推動整個閥門行業的發展。
四川興川重點項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董事長 郝功貴:以成高閥門為龍頭,把它的上下游企業都連在一起,在大邑這個地方形成我們西部閥門的特種基地。
談未來:一花獨放不是春 要為行業做大事
基金公司的愿景和成高不謀而合。去年疫情,成高受到極大沖擊,雖然2月3日就復工,但4月中旬才真正復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配件企業都在江浙,物流成本極高。這也讓成高有了新的布局。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去年我就在這個公司的后面我建了一個配套園區,我把給我主要配套的廠家,我引進了10家廠,就專門給我做備品配件的,現在已經完全入駐了。現在我就可以質量的全過程管控我要實現了,第二效率極大了提高了,我就今天下個計劃,明天早上我就可以拿得到,我就帶動了四川行業的整個配套,也是為行業做了一件大事。
記者 鄭婷:您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整個四川的閥門行業都能夠壯大起來,而不是成高一家獨大?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我們今年正在申報四川省的工程技術中心,申報的工程技術中心其實不是一個企業的,因為是工程技術中心,它是要求為行業服務的,如果我們申報成功以后,我們在想通過工程中心來帶動四川省的閥門行業發展,幫助一些中小企業解決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共同來發展。
記者 鄭婷:您都67歲了,依然堅持在工作一線,也想親眼見證一下成高的第二次成功轉型是嗎?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其實我這么說我早就想退休了,因為企業做到今天,它還在一個還在一個發展時期,在這個階段的話,我想我還盡一點力。
記者 鄭婷:確實對這個行業很有感情?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對,確實我這一輩子就只做這么一件事。
記者 鄭婷:所以您這一路總結下來,你們能成為單項冠軍的秘訣是什么?
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騏:其實我認我認為總結我們公司這幾年的發展還是加起來也就是三句話,第一個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和創新,這是今后中國企業必然之路。第二個還得要有恒心,這個恒心是你不要想今年我投入,今年我就要獲得收獲,尤其是眼光你還得遠一點。第三個就是一定要專注,就是你瞄準這個細分行業,你專注持續地做下去,你肯定是會有收獲的。
【來源:四川觀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