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α光譜為太陽探測提供中國解決方案
“羲和號”作為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臺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在國際首次實現了全日面Hα波段光譜成像觀測,為太陽探測提供了新方法。
據了解,Hα讀作“氫阿爾法”,是波長為656.281納米的氫原子譜線。Hα是可見光譜范圍內最亮的氫譜線,可以用于分析太陽爆發時的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對于研究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在光球層和色球層的響應以及深入了解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和物理機制有重要意義。“羲和號”不僅可以進行Hα波段光譜成像觀測,還實現了全日面成像,可以獲得日面上任意一點的光譜信息。
“雙超”衛星平臺提高載荷指向精度與穩定度
“羲和號”的主要載荷為太陽空間望遠鏡,為保證空間望遠鏡在衛星運行的振動中也 能夠精確穩定得指向目標,衛星研制團隊特別設計了“雙超”衛星平臺。平臺艙和載荷艙不再采用傳統的固連設計,而是將平臺艙與載荷艙物理隔離,通過磁浮控制技術實現“動靜隔離非接觸”,避免平臺艙微振動直接影響載荷造成觀測質量下降的問題。
衛星在軌運行產生的振動時制約載荷的指向精度和穩定度的重要因素。平臺艙與載荷艙分離后,這一影響大幅降低,將“羲和號”指向精度和穩定度與傳統衛星相比提升了1-2個數量級。
無線能源與信息傳輸架起兩艙無形橋梁
平臺艙與載荷艙的分離也帶來了控制、能源和信息傳輸等方面的問題。針對兩艙的協同控制問題,衛星研制團隊提出了“載荷艙主動控制、平臺艙從動控制”的新方法,實現兩個艙體的穩定控制。
而為了解決兩個艙體的能源和信息傳輸問題,衛星研制團隊提出“磁感應耦合式”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為完全物理隔離的荷艙提供可靠穩定大功率的能源,并采用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兩種無線通信方式實現兩個艙體直接按的數據傳輸。
太陽不僅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對于地球生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現代社會的科技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太陽爆發產生的大量帶電高能粒子和增強的電磁輻射能夠顯著影響地球的電磁環境,會對衛星和其它空間飛行器造成威脅,導致短波無線電信號衰落,破壞電力系統,從而影響現代社會的正常運行。探測與研究太陽活動的原理及規律是應對太陽爆發不利影響的必要措施。
“羲和號”實現我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不僅代表了我國空間科學與航天技術的跨越性發展,提高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影響力,也將推動全世界的太陽探索工作,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中國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