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粗鋼產量仍然高于去年同期。為了完成全年產量同比下降的目標,四季度還需要繼續壓縮粗鋼產量。
10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總經濟師王穎生在參加歐冶峰會時稱,在全年粗鋼產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四季度粗鋼產量還需進一步降低。
國家統計局當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國內粗鋼產量7375萬噸,同比下降21.5%。但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粗鋼產量累計達到8.05億噸,同比增長2%。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粗鋼產量相較去年同期提高了約1600萬噸。這與工信部為鋼鐵行業制定的產量下降目標仍有差距。
去年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2021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行業,在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將面臨繞不開的挑戰,必須從現在開始付諸行動。
肖亞慶在上述會議上明確,從2021年開始,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自2016年以來,中國粗鋼產量連續五年增長。去年首次邁過10億噸大關,產量達到10.65億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此前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要求壓減粗鋼產量,一方面是為了支撐“雙碳”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的考量是減少鐵礦石需求。
鐵礦石是鋼鐵的重要原材料。中國市場所需的鐵礦石,八成以上依靠進口。
海關總署本月發布的數據稱,今年前9個月,國內進口鐵礦石8.4億噸,同比下降了3%;進口額為150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6%。
王穎生在上述峰會上稱,今年四季度,如果國內粗鋼日產量維持在250萬噸的水平,就能夠實現年內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要求。
中鋼協的統計顯示,今年9月粗鋼平均日產量為245萬噸,已連續五個月下降,相較今年4月的水平降低了約四分之一。
王穎生稱,未來十多年,國內鋼鐵行業的產業基礎沒有發生改變,仍需要穩定在年粗鋼產量10億噸左右的水平。
他同時提及,考慮到能耗雙控,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的要求,已經不能允許國內鋼鐵行業大幅度生產鋼材用于出口。
中國鋼鐵行業的出口峰值出現在2015年,當年的鋼材出口量超過1.1億噸,此后連續五年出現下滑。
去年,國內的鋼材出口量僅為2015年的一半。今年前9個月,中國鋼材出口量為5302萬噸,同比增長31%。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