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19日,國新辦就2021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有提問稱,一段時間以來,能源短缺導致多地拉閘限電,請問這對工業生產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如何預判和應對接下來的形勢?
對此,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表示,這個問題確實是廣受關注。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在大幅度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也在持續偏緊,多種因素導致近期一段時期有一些地方確實出現了拉閘限電,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羅俊杰指出,近日,國務院常務會已就進一步做好能源供應保障作了部署和安排。相關部門也在通力合作開展相關工作,落實國務院部署。“我們相信,隨著一系列市場化改革和保供穩價措施的落地見效,能源供需偏緊的情況將得到改善,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影響也會逐步減弱。”
下一步,羅俊杰介紹,工信部將結合職責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度監測,分析行業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及時研究并提出政策措施建議;
二是堅決執行鋼鐵、水泥等產能置換政策,配合有關部門落實高耗能行業有序用電工作,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三是強化“節能監察+節能診斷”雙輪驅動,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升級,有序推進工業領域減量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