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氣荒”席卷歐洲的大環境下,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6日公開表示,俄羅斯愿意在穩定天然氣市場方面發揮作用,計劃增加對歐洲的管道供氣量。消息一出,歐洲天然氣市場的恐慌局面得到暫時緩解,10月6日當天,歐洲天然氣價格基準荷蘭TTF和英國NBP的11月期貨合約價均出現下跌。
愿意增供抑制氣價飆漲
普京表示,俄羅斯可以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不過增加的天然氣不是在現貨市場,而是在圣彼得堡的期貨市場。“我們正在考慮增加天然氣供應的事情,但需要謹慎行事,與俄氣進行商量并進行合理安排。”他透露,“對歐洲的天然氣銷售量可能創下紀錄,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流量可能也將超過俄氣與基輔的合同定量。”
塔斯社報道稱,俄氣可能會在近期增加管道天然氣供應,以幫助歐洲避免全面爆發的能源危機。此外,俄油總裁謝欽也表達了出口天然氣的訴求,并表示俄油正在尋求通過管道出口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授權。
有天然氣交易商表示,價格上漲的驅動因素之一是俄羅斯將其歐洲天然氣供應限制在長期合同中的水平,并使俄氣在歐洲大陸的儲存設施降至非常低的水平。對此,普京表示,俄氣今年迄今已經超出了過境烏克蘭向歐洲供氣的合同義務量。
俄氣表示,增供給俄天然氣生產商和歐洲消費者都帶來鎮靜作用。“我們都松了一口氣并同意這一做法。”俄氣出口部門負責人Elena Burmistrova表示,“歐洲天然氣市場動蕩威脅著地區經濟的穩定,同時證明我們推動的長期合同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希望借此機會進一步推動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啟用。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有潛力增加對歐的天然氣供應,因為“我們擁有更具高科技和生態性的新的輸氣管道”。
國際文傳電訊社指出,俄羅斯一再強調已經履行長期合同,這是暗示一旦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獲得批準,可以提供更多出貨量。頗受爭議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已經于10月6日正式完工,俄方正在力推歐盟和德國監管機構,快速審批通過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認證,這條管道年輸氣能力約為550億立方米。
凜冬將至供應缺口恐加大
普京表態穩定氣價的打算之后,價格飆升的歐洲天然氣市場出現緩和,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該地區制造業和工業的通脹壓力。然而,業界仍然擔憂,用氣量龐大的冬季尚未到來,歐洲恐怕很難避免更大程度的天然氣供應缺口。
歐洲天然氣價格幾個月來一直在攀升,由于冬季供應短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10月進一步飆升至新高峰。10月5日,荷蘭11月交付的天然氣合約交易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達到每兆瓦時118歐元,自年初以來已上漲近400%。10月6日,英國11月交付的天然氣合約價格開盤時一度沖到4英鎊/色姆(1色姆約合0.1百萬英熱單位)以上,年初時不足0.5英鎊/色姆,但在俄表態增供之后,當日最終以2.71英鎊/色姆的價格收盤,日內價格跌幅 9%。同一日,荷蘭11月交付的天然氣合約交易價格下跌超10%。
咨詢公司安迅思表示,這是天然氣行業近年來最動蕩、最不可預測的時期,與歐洲一些國家相比,英國更容易受到高價天然氣影響,因為該國儲存能力有限,主要依賴于近乎及時的國內生產、管道和海運貨物進口系統。
大多數英國家庭都用天然氣取暖,鑒于該國燃煤發電產能幾乎都被下線,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成為主要的供能來源,但在風量較低的日子里,天然氣還是最可靠的供能來源,天然氣發電占比可以達到50%以上。
《金融時報》指出,在能源需求加速反彈的大環境下,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是全球爭奪燃料供應的征兆之一,同時用于發電和取暖的煤炭價格也超過了2008年的歷史峰值。
市場對俄增供能力有信心
對于俄羅斯的增供能力,市場普遍持樂觀態度。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俄羅斯有很大空間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其呼吁該國成為可靠的能源供應國。
不過,高盛則認為,俄氣在西北歐的天然氣儲存量比一年前減少了近70%,鑒于該公司在西北歐的庫存水平極低,而且俄羅斯的冬季需求也迫在眉睫,存在無法于冬季履行合同義務的風險。
對此,IEA分析認為,俄羅斯既有能力也有余力將歐洲冬季需求高峰期間的天然氣出口量提高約15%。針對歐洲某些輿論將能源價格上漲歸咎于俄羅斯一事,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并不是造成供應緊張的唯一原因,疫后經濟反彈、天氣條件以及各種項目的長期維護等也產生了影響。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