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覽與傳媒中心整理
【政策篇】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為統籌推進標準化發展,制定本綱要。
詳情點擊
八部委聯合發文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
9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8部委聯合對外公布《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國能發新能規〔2021〕43號)(下稱《意見》),目標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規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流程,全國地熱能開發利用信息統計和監測體系基本完善,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及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力爭比2025年翻一番。
詳情點擊
我國將啟動新一輪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決定實施新一輪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工程將以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主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大規模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每年培訓100萬名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詳情點擊
【市場篇】
海洋石油165項目正式開工
9月29日上午,中集來福士為中海油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165項目在龍口建造基地MPC車間舉行開工儀式。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有限湛江分公司、中國船級社、中集來福士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了本次儀式。
海洋石油165項目是采用自升式平臺結構型式的自安裝井口平臺,鋼質非自航,型長57米,型寬44米,型深5.5米。采用4條圓柱形樁腿及液壓升降系統,樁腿長度82米,最大工作水深為45米。主要具備井口支持、單井計量、外輸、海水處理、注水、海管預熱及置換等功能,同時具有能夠搭載修井模塊(液壓舉升修井機模塊)進行修井作業的擴展功能,入級中國船級社。
詳情點擊
中國電建中標世界最大容量液化天然氣儲罐及配套設施項目
近日,中國電建所屬上海電建成功中標江蘇液化天然氣(LNG)一期擴建項目儲罐混凝土外罐施工二標段。
江蘇液化天然氣一期擴建工程占地約202畝,將新建6座目前國內最大容量液化天然氣儲罐及配套設施,一期擴建工程計劃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后,濱海接收站液化天然氣年接卸能力將達600萬噸,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液化天然氣儲罐總罐容高達250萬立方米,將成為國內總罐容最大的LNG接收站,可為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提供持續穩定清潔的天然氣,對優化能源結構,增強應急儲備,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詳情點擊
群雄逐鹿,搶灘鄂爾多斯千億氫能賽道
鄂爾多斯充分利用風光制氫成本低、礦用重卡替代空間大的優勢,正推進氫能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目前,已有國鴻氫能、美錦能源、飛馳科技、氫源嘉創、格羅夫、上汽集團、清能股份、新源動力、國電投等氫能產業鏈頭部企業在鄂爾多斯展開布局??缃缛刖值墓夥揞^協鑫今年在該地區落戶了百兆級綠能裝備智慧工廠。中石化第一個綠氫煉化項目也落地于此。
鄂爾多斯日前被國家五部委正式批準為首批示范城市,助力上海示范城市群構建“中長途+中重載”的應用場景。這個曾因為人煙稀少、大量樓盤空置而被稱為“鬼城”的地方,在國家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的背景下,因為新的能源故事,硝煙四起,熱鬧異常。
詳情點擊
電力設備行業獲融資客凈買入超270億元
今年三季度,滬深兩市成交額持續保持萬億元的高活躍度,兩融余額也不斷攀升,一度突破1.9萬億元,創出近六年新高。融資客加倉的行業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數據顯示,電力設備行業三季度獲融資客凈買入272.79億元,位居申萬一級行業之首。對相關數據梳理后發現,三季度,有97只電力設備行業股獲融資客加倉,占比35.40%。其中,有56只個股獲融資客加倉額超過1億元;特變電工(28.37億元)、江特電機(24.50億元)、石大勝華(20.97億元)、融捷股份(12.92億元)、大全能源(11.38億元)、陽光電源(11.04億元)等6只個股獲融資客凈買入額均超11億元。
詳情點擊
【國際篇】
全球氫能產業加速發展
國際氫能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全球范圍內啟動了131個大型氫能開發項目。預計到2030年,全球氫能領域投資總額將達到5000億美元。世界能源理事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量中的占比可高達25%。
國際氫能委員會執行董事達里爾·威爾遜近日表示,世界各國正圍繞快速擴大清潔技術規模的需求積極采取行動。“氫作為我們清潔能源轉型的催化劑的關鍵作用已經顯現并得到鞏固。”
詳情點擊
國際能源署:未來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需增加兩倍
國際能源署(IEA)10月13日表示,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需要增加兩倍,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并控制住動蕩的能源市場。IEA稱:“世界沒有進行足夠的投資來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與過渡相關的支出正在逐漸增加,但仍遠遠不能滿足可持續增長的能源服務需求。”
該機構指出,可再生能源將占今年新增發電能力投資的三分之二以上,但煤炭和石油使用的大幅增長,已導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速度增長。
詳情點擊
英國承諾到2035年實現電力系統脫碳
2021年10月上旬,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與商務和能源部部長夸西•克瓦滕確認,英國承諾到2035 年實現電力系統脫碳,將《能源白皮書》中提出的電力系統完全脫碳的承諾提前了15年,并以約翰遜的十點觀點為基礎計劃。英國政府已承諾不遲于2025年,甚至可能最早于2024年開始從電力結構中去除煤炭。
詳情點擊
韓政府投入4萬億韓元推進氫氣及碳捕獲新能源發展
10月8日訊 據韓國《京鄉新聞》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SK E&S、GS能源、POSCO能源、韓華能源等“能源聯盟”企業代表近日舉行了碳中和座談會,為了在氫氣、海上風力、氫氣渦輪機、碳捕獲等能源領域培育出第二個半導體等未來戰略產業,韓政府將推進4萬億韓元規模的“氫氣及碳捕獲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事業。
詳情點擊
【會員篇】
沈鼓以高質量服務為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項目護航!
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為國家重點煉油化工項目,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增加就業,帶動相關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還將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石化產業新的增長點,對增強石化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沈鼓集團承擔著浙石化一二期工程項目70余臺套核心設備離心壓縮機組的設計制造及現場安裝調試試車任務,為這樣一座世界級綠色石化城的平穩運行,貢獻著沈鼓力量。
70余臺機組坐落在40余平方公里海島上的各個裝置中,由于機組眾多,現場環境復雜,給沈鼓的服務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根據每套裝置的不同服務節點,沈鼓服務人員制定周密的作業計劃,及時與用戶各裝置各部門負責人員進行溝通,共同配合協作,推進現場服務工作,最大限度縮短服務周期,充分起到了服務管家的作用,得到了用戶的充分認可。
詳情點擊
陜鼓自主創新研制的國內首臺套SPC機組試車成功!
近日,陜鼓為華南某用戶自主創新研制的國內首臺套SPC機組試車成功,該機組用于年產15萬噸順酐化工項目,也是目前國際單套產能最大規模裝置!
SPC機組實現了軸流壓縮機、汽輪機、電動/發電機同軸布置,替代傳統的汽輪機+軸流壓縮機和汽輪機+發電機的分軸布置方式,通過技術創新,形成聯合機組,為用戶節約投資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
詳情點擊
紐威閥門交付首臺套40" 1500LB全焊接緊急切斷閥
繼2019年9月成功向中石化某重點項目供應首臺套32" 1500LB全焊接球閥以來,紐威研發團隊再接再厲,基于寶貴的第一手研發與應用經驗,結合中意兩國設計與加工優勢,歷時兩年終于成功攻克了40" 1500LB全焊接球閥技術,并于2021年9月向國家管網某重點項目交付了首臺套國產40" 1500LB全焊接緊急切斷球閥,后續還有兩批同規格閥門正在生產制作中。
詳情點擊
南風股份中標約1.76億元的城市軌道交通的相關設備采購項目
南風股份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新華招標有限公司發出的中標通知書,公司被確認為“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五號線東延、七號線二期、十號線、十一號線、十二號線、十三號線二期、十四號線二期車站設備采購項目風機”的中標方以及“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五號線東延、十號線、十二號線、十三號線二期車站設備采購項目風閥”的中標方,合計中標金額為17574.49萬元。
詳情點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