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通用機械行業市場動態(2021年第三季度)

作者: 2021年10月18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雙碳目標周年

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雙碳目標周年之際,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一批基礎建設、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為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帶來諸多利好。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覽與傳媒中心匯集整理出2021年三季度相關通用機械行業的政策法規、園區建設、工程簽約、項目開工等信息,看看通用機械行業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利,看通用機械行業有哪些市場機遇!

01

六部門出臺具體舉措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

7月3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準確把握培育發展優質企業的總體要求、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10個方面指導意見。

加快培育發展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為代表的制造業優質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力爭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

02

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末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中提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發展并重,優化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布局,壯大產業規模,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扎實推進主要流域水電站規劃建設,建成投產白鶴灘等一批重點水電工程。切實做好核電廠址保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核電建設,“十四五”末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積極推進地熱供暖、生物質供熱、生物質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03

到二〇二五年,打造一批新基建重點工程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升級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以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著力推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制修訂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交通運輸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04

《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

為推進抽水蓄能快速發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發展需要,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

《規劃》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電站核準建設,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根據中長期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電力系統需求、新能源發展等,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在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庫內核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業。

05

三部門:推動生物質發電有序建設

完善補貼機制

8月19日消息,為做好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完善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并于近日印發。

根據文件,要推動生物質發電有序建設,其中包括完善補貼機制。具體而言,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逐年增加用于競爭配置的中央補貼規模。鼓勵非競爭配置項目參與競爭配置。未納入2021年中央補貼范圍的非競爭配置項目,結轉至次年依序納入;未納入2021年中央補貼范圍的競爭配置項目,參加次年競爭配置。

06

兩部委正式印發《“十四五”重大農業節水供水工程實施方案》

據水利部網站8月16日消息,為持續提升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發《“十四五”重大農業節水供水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在“十四五”期間優先推進實施納入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范圍的30處新建大型灌區,優選124處已建大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將予以積極支持,同時要求地方統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建設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07

三部門開展防汛搶險急需技術裝備揭榜攻關

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為加快提升我國防汛搶險應急處置核心能力,圍繞“巡堤查險、決口封堵”實戰需求,匯聚社會資源集中攻關,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面向社會開展防汛搶險急需技術裝備揭榜攻關。

此次揭榜攻關的研發項目共有6個:堤防險情巡查方面包括車載巡查裝備、巡堤查險機器狗、空中巡查裝備;堤防決口封堵搶險方面包括基于流體力學的潰口封堵關鍵技術裝備、遠程智能控制的堤防潰口打樁技術裝備、基于水上作業平臺的潰口植樁封堵裝備。

08

水利部等九部門共同發力農村供水保障:

到2025年 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

水利部近日聯合8部門印發《關于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十四五”期間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到2025年,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

意見提出,以建設穩定水源為基礎,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滿足農村居民改廁、洗滌、環境衛生等用水需求。強化水質保障和水費收繳,提升運行管理和服務水平,讓農村居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09

央行:加大信貸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

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人民銀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強調:“加大信貸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會議指出,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增強前瞻性、有效性,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10

布局千億氫能產業

北京發布“十四五”氫能產業實施方案

817,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該部門發布《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根據實施方案,2025年前,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實施方案明確,2023年前,培育58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2025年前,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建成34家國際一流的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11

上海先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制定領跑目標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介紹了《規劃》的相關情況。他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在總體目標上,到2025年,上海的產業基礎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產業重點領域從國際“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協同長三角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

《規劃》從經濟密度、創新濃度、品牌顯示度、數字化轉型等4個維度,提出了18項具體指標。比如,保持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基本穩定,夯實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化突破數量達到300項,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品牌引領示范企業200家,打響“上海制造”的名企品牌;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臺/萬人,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水平。

12

2025年超2萬億!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首發石化產業星級地圖

8月9日,廣東省政府網公布了《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 石化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 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產業集群。

廣東首次以“三星、二星、一星”分別代表“核心城市、重點城市、一般城市”的方式,標注每個產業在全省21個地市的布局。為區域優勢資源要素集聚和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謀劃提供科學引導和政府決策支持。

廣東省具有布局綠色石化集群的地市有15個。其中,廣州、惠州、茂名、湛江為三星;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汕頭、揭陽為二星;中山、江門、肇慶、汕尾、清遠為一星。

13

廣東強力推進內河LNG航運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提升內河航運能力和推動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總體分工方案》《廣東省內河航運能力提升實施方案》(下稱《提升實施方案》)《廣東省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示范工程實施方案》,旨在通過政策“組合拳”發展內河LNG航運。

內河航運具有運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特點,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廣船舶應用LNG清潔能源和加快LNG支持保障系統(加注站)建設是廣東目前乃至未來十年推進內河綠色水運建設的重點工程。

14

重慶市直徑最大天然氣輸氣管道開工建設

9月26日,江津至南川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在南川區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起于中石油西南油氣田江津壓氣站,止于南川水江輸氣站。管道線路總長140.5千米,管道直徑1016毫米,是目前重慶管道直徑、設計輸量最大的輸氣管道項目。

據了解,江津至南川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由重慶渝西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建成能保障沿線2000萬戶家庭用氣。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沿線新建站場2座(江津夾灘輸氣站和南川水江輸氣站),分輸截斷閥室9座,管道途經我市江津區、巴南區、綦江區和南川區共4個區,計劃于2023年7月建成投產。

15

廣東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項目開建

近日,廣東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項目——中國石化茂名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項目在廣東茂名正式開工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6244萬元,包括新建設計規模為3000標準立方米/小時的氫氣純化裝置,以及供氫能力為500公斤/小時的加氫母站。項目將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建設,具有占地少、能耗低等優勢,預計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

16

深圳打造國際氫能產業示范港

9月3日,深圳國際氫能產業示范港合作項目正式簽約。南山區發改局、招商港口集團、深圳能源集團、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國際氫能產業示范港戰略合作協議。

該項目是由南山區政府、招商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四方發起并推動,將在深圳西部港區共同推動氫能中重載、中遠途車型,以及氫能船舶、氫能工程機械等綜合示范運營。根據協議,四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引領性的氫能綜合應用示范港區。按照計劃,首批氫能示范車輛將在招商局港口集團 “2021全國港口大會”上正式啟動投運;能源集團首座2噸/日制氫加氫一體站已同步規劃建設,將為該項目提供穩定的氫源保障。

17

洛陽石化擬建百萬噸乙烯項目

8月2日,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可研報告“一站式”論證會近日在京召開。會議由中石化總部發展計劃部主持,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作為乙烯配套的煉油工程設計單位參會。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就其承擔的22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和40萬噸/年乙烷回收裝置可研匯報進行評估,形成評估意見,并將根據評估意見對可研報告進行修訂后,再上報總部。

18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開工

9月23日,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吉安)工程在寧夏中衛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全長2090公里,起自寧夏中衛,途經寧夏、甘肅、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區),終點為江西吉安。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途經黃土高原、秦嶺、江南丘陵等復雜山區及災害性地質地貌段,設計實施山嶺隧道75處,穿越大中型河流35處,施工環境復雜,難度系數較大。

19

海洋石油165項目正式開工

9月29日上午,中集來福士為中海油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165項目在龍口建造基地MPC車間舉行開工儀式。

海洋石油165項目是采用自升式平臺結構型式的自安裝井口平臺,鋼質非自航,型長57米,型寬44米,型深5.5米。采用4條圓柱形樁腿及液壓升降系統,樁腿長度82米,最大工作水深為45米。主要具備井口支持、單井計量、外輸、海水處理、注水、海管預熱及置換等功能,同時具有能夠搭載修井模塊(液壓舉升修井機模塊)進行修井作業的擴展功能,入級中國船級社。

20

國內最大LNG儲罐氣壓升頂成功

916日,在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LNG儲罐氣壓升頂作業成功,標志著外罐主體結構基本完成,即將開始內罐施工。

該儲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LNG儲罐,預計202210月投用,穹頂結構跨度長92.2米、重1085噸,是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重點內容,由煉化工程集團第四建設公司承建,投用后將為保供華北地區天然氣奠定良好基礎。

21

國內首例22萬立方米LNG半地下儲罐開工

815日,龍口LNG項目一期工程接收站工程(以下簡稱“龍口LNG項目”)5#儲罐深基坑正式開工建設,這標志著國內首例22萬方LNG半地下儲罐進入在建階段。

龍口LNG項目5#儲罐是國內首例半地下坐地式儲罐,是國內LNG儲罐建造中的重大突破,坐地深度為8米,采用電伴熱系統,并首次應用于22萬方LNG儲罐。龍口LNG項目部依托科技創新賦能,在基巖較淺的情況下,率先引領,大膽采用半地下坐地式基礎的設計應用,雖增加電伴熱系統,但與傳統儲罐“高架空樁+承臺+隔震墊”方案相比大幅節省了費用。龍口LNG項目5#儲罐將為國內推廣半地下儲罐建設打造標桿、樹立示范。

22

“深海一號”大氣田全面投產

9月6日,隨著大氣田東區最后一口生產井成功開井,中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大氣田在海南陵水海域實現全面投產,標志著我國在海洋油氣領域實現重大跨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深海一號”大氣田于2014年勘探發現,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氣田。氣田投產后每年將向海南、粵港澳大灣區穩定供應深海天然氣超30億立方米,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3

投資約400億元!

又一世界級石化項目落戶中國

日前,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合資合同正式簽約,簽約儀式以視頻連線“云簽署”方式舉行。根據合同,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化工企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與福建石油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該企業擬投資400億元人民幣(約合61.5億美元),在中國福建省古雷石化基地建設并運營一座世界級大型石化聯合體。

規劃中的大型石化聯合體項目擬建設一套處理混合原料的乙烯蒸汽裂解裝置,其年產150萬噸乙烯裝置為世界級規模。同時,該項目擬建設一系列下游生產裝置,包括一套乙二醇、兩套聚乙烯、兩套聚丙烯、一套聚碳酸酯和其它生產裝置。

24

全球首臺套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儲氣庫建造工程開工

8415時,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四局承建的全球首套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地下儲氣裝置一期工程項目正式開工。項目位于河北省張北縣,采用超臨界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儲能發電。該系統不依賴石油、天然氣等化學能源,具有技術上的優勢,其整體研發進程及系統性能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百兆瓦級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目前面向大規模長時儲能市場產業化的最佳功率級別,對我國整個壓縮空氣儲能產業發展和大范圍應用有著推動意義。同時,在能源行業存儲、技術驅動方面,為碳中和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有力支持,該系統用蓄熱裝置代替傳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燃燒室,擺脫了對天然氣、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賴,可實現對環境的零排放,零污染。

25

群雄逐鹿

搶灘鄂爾多斯千億氫能賽道

鄂爾多斯充分利用風光制氫成本低、礦用重卡替代空間大的優勢,正推進氫能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

目前,已有國鴻氫能、美錦能源、飛馳科技、氫源嘉創、格羅夫、上汽集團、清能股份、新源動力、國電投等氫能產業鏈頭部企業在鄂爾多斯展開布局。跨界入局的光伏巨頭協鑫今年在該地區落戶了百兆級綠能裝備智慧工廠。中石化第一個綠氫煉化項目也落地于此。

26

3624億元投資!

最大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啟動

9月11日,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召開了有關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準東開發區”)煤制油氣戰略基地的規劃編制工作會議。會議在聽取了編制工作的方案匯報后,區、州發改委和準東開發區管委會相關領導根據新疆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初步方案中,涉及準東開發區煤制油氣戰略基地規劃采用一體化、基地化、園區化的建設模式,實現油-氣-化聯產,打造具有準東特色的全國最大的煤制油氣戰略基地,為國家能源安全保障體現準東貢獻的內容規劃,提出了合理建議。

在方案中涉及準東開發區的有建設兩個500萬噸煤制油聯產天然氣和化學品基地、2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聯產化學品基地,總投資3624億元,總產值1335億元。配套布局3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為煤制油和煤制氣提供綠電、綠氫、綠氧。

27

投資120億元!

鄂爾多斯煤制氣項目投料試車

9月7日,內蒙古匯能煤制天然氣二期工程世界單個最大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投料一次成功!該項目合同額3.2億元,2019年4月21日正式開工,承建方十一化建項目部保質保量完成了氣化裝置主體封頂、氣化爐吊裝、氣化裝置整體一次性中交、

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二期12億m³/a項目氣化裝置,采用6.5 MPa、直徑4 000 mm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3臺,其中配套煤漿制備3系列、氣化3系列、煤氣洗滌3系列、渣水處理3系列、灰水槽1臺、澄清槽2臺、真空過濾2系列,是目前世界單爐產氣量最大的氣化爐,是唯一一家采用水煤漿氣化技術用于煤制天然氣。

28

總投資約75億元!

天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合作意向簽約儀式舉行

近日,浙江寧海天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合作意向簽約儀式在海寧縣舉行。

據悉,寧海天河(大石村)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岔路鎮,初擬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約75億元。近年來,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寧海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建成投用總裝機容量47萬千瓦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環保能源發電等一批清潔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寧海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正在建設。寧海還成功獲評浙江省清潔能源示范縣,順利入選浙江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正在成為綠色清潔能源發展的產業高地和興業沃土。

29

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

從藍圖走向現實

7月15日22時13分,在廣東省陽江市沙扒鎮南海海域115米的高空中,隨著F34號風機葉輪與機艙精準對接,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亞洲在建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三峽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吊裝容量突破100萬千瓦,標志著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從藍圖走向現實。

據了解,三峽沙扒項目共規劃5期,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安裝269臺海上風電機組,建設3座海上升壓站,采用220千伏海纜接入陸上集控中心。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約47億千瓦時,可滿足約200萬戶家庭年用電量,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00萬噸,將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結構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30

持續綠色發展之路

國內又一大規模焦爐氣制甲醇項目開建

9月1日,徐州龍興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30萬噸焦爐氣制甲醇及每年10萬噸液氨項目建筑安裝施工開工典禮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行。據介紹,該項目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總承包,建設地點位于徐州市邳州經濟開發區,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焦爐氣制甲醇項目(甲醇裝置設計最大產能40萬噸/年)。其中,該項目包括設計規模為每年3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裝置,實際產量每年34.6萬噸精甲醇,雜醇每年2500噸。

此外,該項目還包括設計規模為每年10萬噸的合成氨裝置,實際產量每年8.96萬噸,以甲醇合成裝置的弛放氣為原料,生產合成氨。甲醇合成洗醇塔后弛放氣經PSA提氫,氫氣和氮氣按3:1配比混合,送氨合成裝置。

31

中核集團田灣核電7號機組常規島正式開工

9月19日,中核集團田灣核電7號機組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廠房筏基底板澆筑第一罐混凝土,比計劃提前1個月實現常規島正式開工,標志著7號機組建設序幕全面拉開。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是2018年6月中俄兩國元首見證簽署雙方核能領域一攬子合作協議中的重要項目。

目前,田灣核電7號核島施工進展順利,各主廠房筏基施工基本完成,上部結構施工正在進行中,常規島設備國產化率預計將達到99.6%。

32

中國海油簽訂

國內首單最大LNG單一燃料船舶供氣合同

近日,中國海油旗下中海油廣東水運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在廣州舉行“首批LNG單一燃料動力船舶供氣合同簽約儀式”,分別與廣東省港航集團、廣西錦象航運公司簽訂船用LNG(液化天然氣)供氣合同。本次供氣合同共包括150艘新建船舶,船舶數量之多、供氣規模之大,在國內尚屬首次。簽約活動標志著清潔能源LNG動力船舶應用在珠江流域落地,氣化珠江又取得新突破。

此次簽約的150艘船舶在設計上秉承綠色船舶理念,采用LNG單一燃料動力系統,結合珠江水系特點及當前最高排放控制標準,從船型、氣耗、安全監控等方面進行了系列化、標準化研究設計。根據合同,廣東省港航集團50艘LNG單一燃料船舶的首批船將于2021年9月底交付,2022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交付;廣西錦象航運100艘LNG單一燃料船舶將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相繼交付。中國海油將為該批船舶提供保量報價的LNG加注服務,全力打造LNG單一燃料動力船舶示范工程。

33

中核集團首個核能供暖項目開建

近日,中核集團秦山核電與海鹽縣政府合作的重要民生保障項目——核能供暖節能工程示范項目在海鹽開工。這是中核集團首個核能供暖節能工程示范項目,為破解我國南方供暖難題提供了核能解決方案,也是中核集團利用核電“零碳”優勢,以核能助力浙江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造“零碳能源 綠色發展”國家級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要舉措。

該項目核能供暖技術路線成熟、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作為海鹽縣重要民生保障項目,將利用秦山核電基地機組冬季剩余熱功率,在不影響機組原有發電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向海鹽縣居民及公建設施提供安全、零碳的核能供暖。

34

中石化新型可降解塑料項目開建

7月6日,中國石化50萬噸/年聚乙醇酸(PGA)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舉行。PGA是一種綠色環保新型可降解塑料產品,該項目是中國石化推進煤化工前沿技術向工業化進軍的示范性項目,也是貴州省實現新型工業化和鄉村振興的標志性項目,將促進中國石化在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上繼續走在國內前列,為我國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PGA可用于醫學材料、包裝材料、一次性環保用品等領域。此次項目總投資約230億元,主要包括煤氣化、深冷分離及制氫等裝置,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20萬噸/年,二期規劃建設30萬噸/年。

35

中國電建中標

世界最大容量液化天然氣儲罐及配套設施項目

近日,中國電建所屬上海電建成功中標江蘇液化天然氣(LNG)一期擴建項目儲罐混凝土外罐施工二標段。

江蘇液化天然氣一期擴建工程占地約202畝,將新建6座目前國內最大容量液化天然氣儲罐及配套設施,一期擴建工程計劃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后,濱海接收站液化天然氣年接卸能力將達600萬噸,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液化天然氣儲罐總罐容高達250萬立方米,將成為國內總罐容最大的LNG接收站,可為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提供持續穩定清潔的天然氣,對優化能源結構,增強應急儲備,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36

國華電擬投1000億元

助力新疆打造清潔能源基地

日前,從中央企業援疆工作會議暨國資央企助力新疆高質量發展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中國華電集團公司計劃在新疆投資1000億元、力爭新增新能源裝機2000萬千瓦,助力新疆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中國華電將重點推進南疆葉爾羌河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節能降耗、環保升級改造,推進“千鄉萬村馭風計劃”和“千鄉萬村沐光行動”,為促進南疆民生改善、鄉村振興提供綠色能源保障。

37

中石化與巴斯夫

共同擴建南京一體化基地

巴斯夫與中國石化將繼續擴建由雙方以50:50股比共同出資建設的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揚子石化—巴斯夫)位于南京的一體化基地。擴建包含了一套新的丙烯酸叔丁酯(TBA)裝置在內的多套下游化學品裝置,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需求。

雙方將擴大該基地丙酸(PA)、丙醛(PALD)、乙烯胺(EEA)、乙醇胺(EOA)和精制環氧乙烷(PEO)的產能并新建一套丙烯酸叔丁酯(TBA)裝置。TBA裝置將利用一體化基地的丙烯酸以及異丁烯為原料向下游延伸,這是該先進制造工藝首次在德國以外得到應用。此輪擴建及新建裝置將于2023年投產。

38

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

首臺蒸汽發生器吊裝成功

9月26日13時48分,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3200噸履帶式大吊車緩緩啟動,漳州核電1號機組首臺蒸汽發生器(第二環路)經過翻轉、提升、變幅等一系列既定工序,于9月27日1時06分順利吊裝就位。整個吊裝過程平穩、安全、流暢,為后續主設備吊裝奠定了堅實基礎,漳州核電項目“主設備先行引入法”施工贏得“開門紅”。

日前壓力容器支撐環、主泵垂直支撐、首臺蒸汽發生器等關鍵設備均已順利吊裝就位,漳州核電1號機組主設備先行引入施工正一步步扎實推進。

39

我國首個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全流程工程啟動

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國南海首個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項目通過將油田群開發過程中伴生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處理后,再回注到海底地層中進行封存,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和海上油田的綠色低碳開發。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產出,排入大氣。中國海油研發的海上平臺二氧化碳捕集、處理、注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技術和裝備體系,填補了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開拓了我國二氧化碳封存的新產業和新業態,對海上油氣田的綠色開發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40

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

奈曼旗300兆瓦風電工程開建

日前,中國電建江西水電公司參建的國內首個現代能源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奈曼旗300兆瓦風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為加快推進我國大規模儲能配套新能源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建設風電90萬千瓦,投產運營后年發電量約為30億千瓦時,到2021年可滿足近4成新增負荷的用電需求,緩解當地供電緊張形勢。其中奈曼旗300兆瓦風電工程位于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境內,是一體化示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共計37臺風機。

現代能源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項目是內蒙古投資超100億元的清潔能源和智慧能源“新基建”標桿工程,將新建170萬千瓦風電、30萬千瓦光伏,同步配套建設32萬千瓦儲能,在全國率先開展定制化風機應用示范、大規模電網調峰儲能示范和無補貼的風電惠價上網及儲能補償機制示范。

41

中石化計劃年內建成100座加氫站

今年全年要新發展加氫站100座,“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加氫站1000座,未來5年初步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這是在8月30日上午舉行的中國石化中期業績會上,公司總裁馬永生給出的信息。

在談及公司加氫站的建設情況時,馬永生透露,中國石化目前已累計建成加氫站20座,在建10座,準備開工30座,審批報建20座,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河南、川渝、華中等重點地區。預計全年新發展加氫站的數量將達到100座。未來5年,公司會根據市場形勢、自身財務狀況等條件開展氫能業務投資,目前初步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主要用于加氫站建設、高純氫提純裝置、氫氣儲運及關鍵材料研發等方面。

42

中石油今年開工建設25個儲氣庫建設項目

從中石油儲氣庫分公司了解到,中國石油今年共有25個儲氣庫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均按計劃推進。其中在役庫擴容達產項目5個,新庫建設項目7個,相國寺儲氣庫將于10月完成全部擴容達產鉆井工作。

中國石油提出了儲氣庫建設的多種新模式。一是在產氣田與儲氣庫聯動模式;二是氣田開發與儲氣協同建庫模式;三是氣驅采油與儲氣協同建庫模式;四是“一井一庫”與“鹽穴單腔單庫”模式。

43

中國電建EPC總承包

孟加拉國首個風電場開工建設

日前,由中國電建所屬成都院EPC總承包、上海電建承建的孟加拉國第一個風電項目——孟加拉科巴風電項目正式開工。科巴風電項目所在地科克斯巴扎爾市 ,位于孟加拉國東南部。該風場總裝機容量66兆瓦,安裝22臺單機容量3.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每臺風機配備一臺箱式變壓器,工程集電線路預計長15.49公里。

科巴風電場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14491.85萬千瓦時,將充分發揮節能及環保作用,提供清潔無污染新能源,為當地人民送去光明。同時,該項目對滿足孟加拉電網轉型升級需要、支撐孟加拉經濟社會高質量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4

水電十一局簽約贊比亞盧福布水電站項目

9月26日,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開幕式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在出席中非經貿合作論壇的領導、專家的見證下,水電十一局代表電建國際與贊比亞盧福布電力公司正式簽約贊比亞盧福布水電站項目。

盧福布水電站項目位于贊比亞東北部的木普龍骨和恩薩馬地區,從姆普若科索沿盧福布河流下游約60公里。項目總裝機326兆瓦,計劃分為兩階段開發,一期163兆瓦,二期擴機163兆瓦。本次簽約項目為一期163兆瓦,主要施工內容包括三個電站大壩廠房等相關設施的建設、連接三個電站的132千伏輸電線路以及63公里的330千伏送出線路施工。工程完工后,將極大地改善贊比亞電力供需地理分配不均的問題,為贊比亞北部尤其是礦產電力消納區域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同時也將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45

中國電建簽約蒙古國額爾登布仁水電站項目

近日,中國電建正式簽署蒙古國額爾登布仁水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項目建成后,將極大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額爾登布仁水電站項目位于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省,距首都烏蘭巴托1600公里,項目工期61個月。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大壩、引水隧洞、調壓井、廠房等工程。

46

中國電建簽約波黑最大風電項目

近日,中國電建與波黑魯普維托羅格公司簽署了斯卡迪莫瓦茨-格拉莫克風電項目EPC合同,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波黑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

斯卡迪莫瓦茨-格拉莫克風電項目裝機231兆瓦,主要工程內容為設計、采購和建造55臺風機發電及并網配套設施。該項目EPC總承包合同將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七局與湖北工程公司組成聯營體聯合實施。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