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四屆中國企業論壇報告發布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發布的《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三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21.9%,平均發明專利254.7件,相關企業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兩化深度融合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正在成為行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領跑者”。
2016年,工信部發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報告》顯示,5年以來,我國先后遴選出五批共340家示范企業和256項單項冠軍產品,培育企業96家,通過樹立標桿、示范帶動,大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各行業的翹楚,制造業單項冠軍在制造業產業鏈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前五批共涵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23個制造業大類。其中,機械行業的企業數最多,占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總數的35.6%;其次為電子信息行業,占比17.3%;石化行業占比15.8%。
與其他工業企業相比,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普遍具有突出優勢。《報告》指出,前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利潤率達7%至21%,遠高于制造業3%至5%的平均水平。近三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21.9%,示范企業近三年平均利潤增長率18.2%,分別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6.1倍和3.1倍。
在創新能力上,前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平均擁有有效專利609.6項,平均發明專利254.7件,有66.4%的企業發明專利占各類專利總數比重超20%,遠超一般制造企業水平。
從上市情況來看,596家單項冠軍企業中有255家在國內上市,占比42.8%。單項冠軍企業上市程度高,表明這些企業以較高業績表現、較快發展速度引領高質量發展,“領頭羊”效應逐步顯現。
“培育和擁有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是走自主創新和內生驅動道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是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破解我國制造業發展瓶頸與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的核心力量?!毙軌粽f。
但他同時也指出,在先進制造細分領域,技術含量高、涉及先進制造關鍵領域的單項冠軍還較少,特別是一些前沿技術產品,如電信核心技術產品、新材料產品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在先進制造領域的差距。
《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應立足制造強國建設需求,調整優化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方向和重點,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推動更多有基礎、有潛力的企業實現從高成長、創新型、科技型、“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單項冠軍的梯次升級。
展望下一步發展,熊夢表示,需要健全培育工作機制,形成梯度培育體系;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資源要素精準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宣傳推廣示范,營造濃厚氛圍;開展潛在企業摸排,加強入庫管理;支持現有單冠企業進一步發展,持續跟蹤服務;完善優化遴選指標,加強申報指導;同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培訓交流。
標簽:制造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