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旨在擴展全球光學社區多樣性的在線攝影作品展覽“Optica的面孔”在全球發布。展覽由著名攝影師Sam Barker歷時三個月創作,展出了近70張取材于九個不同國家的城市的人物肖像作品,利用遠程拍攝技術在中國、日本和歐洲等地獲取圖像信息。Sam是一位極具天賦的攝影師,他的拍攝內容涉及人像、旅游、廣告等多個領域。他曾在倫敦印刷學院學習攝影,對于光線的創造性捕捉使他的作品被大家熟知。光線的變幻之美在他的手中顯得出神入化,他所自制的控光設備,可以用來減少光線的發散范圍,讓光線更加符合最優的拍攝狀態。Sam有意識地控制光線,利用其美學來和人物進行深度交流,也是讓他區別于其他人像攝影師的原因。
Sam的展覽,也讓Optica這個專業性的學術組織再次走進了大眾視野。Optica (前身為 OSA) 成立于1916 年,建立初期是一個區域性的學術組織,致力于促進全球光學和光子學知識的產生、應用、存檔和傳播。它集結了世界各地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學生和其他對光學感興趣的各界人士,建立了一個超過43萬優質會員的學術社區。Optica主席康斯坦丁(Constance J. Chang-Hasnain)解釋道,“當組織剛成立時,主要在集中服務一些致力于鏡頭設計和攝影等技術的研究機構和公司。如今,光學和光子學產業得到飛速發展,包括超穎材料、超快激光科學、量子技術和5G網絡等新興技術。
2021年9月20日,美國光學學會OSA將正式更名為Optica,Optica這個新名字將推動著光科學技術論壇的發展,來助力優質全球光學社區的形成。隨著學會開始使用這個新名字,學會還將推出新的服務。從2022年開始,在新興市場國家的Optica會員將可以免費參加現場的學術研討活動和在線會議,還將為會員們提供免注冊的服務,并確保會員們都能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中互相學習和分享信息。
隨著中國在光學科技領域的迅速發展,在創新材料和技術的研究上也展現出了全新的活力。在Optica今年公布的2021年度會士中(Fellow),有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118名成員入選,其中有10位中國科學家入選。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學會授予光學和光子學領域專家的最高學術榮譽,其遴選的程序非常嚴格,只有對光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可以入選。中國的光學事業在這些優秀的科學家的帶領下,走向了光科技的創新發展時期。同時,學會在中國的合作期刊有《中國光學快報》和《影響因子》,Optica作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出版平臺,為中國光學期刊提供了一種“借船出海”的方式,來迅速提升中國光學在世界光學科技界的影響力。
在中國的3D視覺產業鏈中,最重要的就是光學設計,尤其對于3D攝像。作為光學領域的著名中國科學家,擁有34年Optica會齡的資深成員常瑞華認為,光學技術前途無可限量,不僅用在人臉識別上,還將為人工智能、VR/AR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并普及關于3D視覺用到的VCSEL和HCG技術。而學會也將促進3D視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并將這些光學信息傳播到全世界。同時學會還涉及物理學、生物學、醫學等諸多領域,為中國的新興科技發展提供高水準的信息服務,加速這些領域在中國的發展。
圖示:來自Optica 的歷史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