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BP低碳轉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BP宣布了新的十年戰略:重塑業務,從一家專注于生產能源化工產品的國際石油公司轉變為一家專注于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綜合能源公司。一年來,BP將凈零遠景轉化為實際行動: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從2019年起步到目前達到3.7吉瓦,充電槍增至1.1萬支,生物質能源日產量達到3萬桶,氫能項目從2019年增至7個,運營排放和上游油氣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分別減少了16%和9%。加快實施低碳轉型發展戰略的國際石油巨頭并非BP一家,道達爾能源、殼牌等一眾國際石油公司也紛紛推進低碳轉型,全球石油公司低碳轉型如今已形成一股潮流,勢不可擋。
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全球19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后,各國都已明白,未來在氣候變化和政治壓力下,低碳能源轉型已不可避免。這意味著各國都必須在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如今,中國、歐盟、英國、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正在向此目標努力。
根據《巴黎協定》制定的目標, 2050年溫室氣體將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減少,其中煤炭最多,石油也將受到重大影響,全球能源結構將出現根本變化,將從傳統的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能源消費大幅下降,但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802吉瓦,比2019年增長10.2%,可謂一枝獨秀。同樣,因嚴格推行低碳政策,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大爆發,銷售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近140萬輛,比2019年增加137%,而歐洲汽車市場整體下降了20%。電動車的全球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2.5%增長到2020年的4.2%。電動車2021年繼續火爆,今年1-7月全球已累計售出超過312萬輛電動汽車,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約290萬的總和。一項調查顯示,準備2023年購車的消費者,有41%表示會選擇電動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步伐的加快,是能源轉型加快的兩大標志。
形勢逼人,國際石油公司紛紛擁抱低碳清潔能源。面對氣候變化和環保人士、政府部門及投資者的壓力,國際石油公司紛紛制定低碳發展戰略,積極進行低碳轉型探索。歐洲石油公司紛紛發布較為激進的轉型戰略,大規模投資低碳能源、可再生電力等,逐步減少傳統油氣業務,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BP、殼牌、道達爾能源等制定了在2050前實現“凈零排放”的計劃,不僅要在自身運營、生產中減少排放實現碳中和,還努力在所銷售的產品和服務中逐漸實現碳中和。
國內石油大公司也順勢而動。在我國推行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戰略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等國內石油大企業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研究,認真制定低碳戰略、轉型路徑。中國石化宣布將以凈零排放為終極目標,力爭比國家承諾提前10年實現碳中和,提出“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提出“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中國石油積極拓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布局風電、光電、熱能、氫能等新能源業務,加快轉型成綜合能源公司。中國海油以提升天然氣資源供給能力和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為重點,推動實現清潔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中國海油時隔7年重回海上風電業務,2020年9月其首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已并網發電。
順時者興,順勢者勝。當今世界,綠色低碳大潮浩浩湯湯,能源低碳轉型勢在必行,石油石化企業必須認清形勢,順勢而為,乘勢而起,勇立能源轉型的潮頭,積極推進轉型步伐,才能搶占未來發展的先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