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semiconductor),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conductor)與絕緣體(insulator)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收音機、電視機以及測溫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物質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固體、液體、氣體、等離子體等。通常把導電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體、琥珀、陶瓷等稱為絕緣體。而把導電性比較好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錫、鋁等稱為導體。可以簡單的把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現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后,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中國是制造的中心,尤其是電腦、手機產量較高,消耗了成千上萬的芯片。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在5G、云計算、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推動下,半導體的需求持續增加。
近年來,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研發投入逐漸增加,芯片市場規模占GDP的比重持續上升。
據財聯社報道,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預計將繼續向中國大陸轉移,2021-2022 年中國預計將建 8 座高產能晶圓廠。未來國產設備發展空間廣闊。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產品線逐步完善,在各自優勢環節逐漸突破。
目前,中國大陸是第一大半導體市場、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第三大材料市場,繁榮的市場促進半導體產業鏈轉向國內,帶動國產化需求顯現。綜合來看,近幾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進一步加速,實力較強的企業有望受益,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