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求,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省市場監管局“三為”專題實踐活動部署,進一步推動新國家標準的落地與實施,提升電力計量產品整體質量水平、確保供用電雙方的合法權益,從8月5月開始,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省計量院)在樂清市電能表行業協會全力配合支持下,通過遠程視頻和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開展了針對我省中小企業一系列新國標實施前的技術指導幫扶活動。
此前,省計量院積極參與制定的與國際標準同步接軌的新國標,將大幅降低我國電能表對外出口的技術瓶頸和貿易壁壘,助力實現國內外市場的同設計、同生產以及同銷售,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和競爭力;推動我省電能表產品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在新國標發布實施之際,許多國內、省內電能表骨干生產企業已經悄悄發力,謀劃未來2.0版本智能電能表的潛在需求和市場;但同時也給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中小企業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他們嗅到了新的商機,可又顯得力不從心,跟不上技術變革創新的時代前進浪潮。作為省級技術機構,省計量院充分履職盡責,全力助推新國標落地實施。
一是開展政策宣講。浙江計量院立即響應,在疫情防控無法安排現場會議交流宣貫情況下,組織國家電能中心標準起草專家通過視頻連線開展新標準技術規范解讀與應對策略,系統介紹了新國標在新能源雙向測量、高鐵特殊用電、負荷監測識別、APP智能化服務等方面帶來技術變革、新功能和新要求;同時詳細宣貫未來在電氣安全、長期可靠性以及材料環保等諸多方面高品質電能表技術關注重點。
二是提供現場幫扶。委派資深電能檢測技術專家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提供現場技術幫扶。幫助某企業解決電源模塊絕緣層高溫高濕條件下出現細微漏泡導致供電性能失效的難題;同時利用自身研制的新國標測試裝置輔助企業解決波形、快速負荷以及強磁場等新國標中要求的一系列檢測技術難題,助力企業高效快速完成新標準的適應過渡和推廣應用,為我省樂清90余家、100億規模產值的電能表中小企業集聚區保駕護航,提升電能表產業的“浙江制造”“中國制造”技術水平和品牌影響力。
下一步,浙江省計量院將持續做好“三為”專題實踐活動,依托國家級電能表型式實驗室、國家級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以及OIML國際互認電能表檢測實驗室等國家、國際級檢測研究平臺,著力于在促進產業發展上求新作為,打造“服務在身邊”的新格局;助力我國新國家標準落地實施,提升電能表產品整體質量水平,強化行業技術服務水平,為我省電能表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新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