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省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論壇暨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論壇于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在廣西南寧舉行。
本屆論壇以“推動產業鏈合作 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打造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交流合作新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中國—東盟關系被視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中國與東盟要繼續緊密攜手,發揮互補優勢,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上探索一條合作共贏的道路。她指出,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的“而立之年”,中國視東盟為“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的重要地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合作伙伴,愿今后雙方加強政策對接、促進產業鏈融合、保障供應鏈暢通、推動價值鏈提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發展,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貢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費志榮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費志榮在致辭中指出,廣西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廣西打造為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基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推動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廣西將充分發揮“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優勢條件,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要地區,推動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打造充滿活力的延邊經濟帶。未來,廣西將在推動產業振興、打造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基地、強化開放合作保障支撐等方面,持續深化與東盟RCEP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打造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在構建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實現重要突破。
據悉,在主論壇期間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共32個項目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簽約,項目總簽約額超過200億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國內外重點領域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工業通信業國際合作智庫聯盟”“中國-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平臺”分別舉行發布和成立儀式。此外,本屆論壇期間還召開了“中國—東盟裝備制造產業合作論壇”“中國—東盟裝備制造產業合作論壇”“中國—東盟裝備制造產業合作論壇”三場分論壇。
柬埔寨前副首相諾羅敦·施里武親王、東盟副秘書長薩特溫德·辛格、中國駐東盟使團鄧錫軍分別進行視頻致辭,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出席論壇并致辭。東盟秘書處、東盟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各省區市工信部門代表、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300余人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加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