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現場。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
制造業企業面臨的現實壓力,如何實現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提升,打通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條塊分割、數據煙囪,實現訂單、排期、生產、交貨全系統、全流程可控、透明、可調度,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痛點。
日前,由福建省工業文化協會主辦的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在福建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以 “數字賦能 轉型有道”為主題,邀請了工業領域國際知名專家侍樂媛教授就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方法等核心要義進行 “授業解惑”。
侍樂媛教授是北京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主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終身教授、國際頂級學術會議IEEE-CASE大會主席,其研究領域主要是大規模系統的調度及規劃優化,例如,供應鏈管理優化、生產調度和計劃優化、物流系統優化等,發表了100多篇學術文章并出版了兩部專著。
“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實現生產管理決策智能化。”侍樂媛指出,工業企業提升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很重要,但從大量的現實案例對比分析后發現,實現決策領域的智能化更加迫切。為此,侍樂媛及其團隊經二十余年研發,建立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優化技術引擎,成功發明了全球首創的工業優化框架、模型、算法,并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其坤特管理系統是當前全球領先的生產管理系統,有效解決了制造企業普遍存在的生產管理難題,幫助
制造業企業實現大規模定制和制造過程中 “實時”智能決策,大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成本,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效益。
目前,該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三一集團、約翰迪爾、德爾福、NOV、金佰利、德國博世等眾多企業,將全球的企業數字化管理水平推上新臺階。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睍希ば挪咳A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魏志強表示,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是培育大量的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推進智能制造,而要實現智能制造,企業首先要進行數字化轉型,這是企業發展的必修課。
侍樂媛權威的分析、專業的講解贏得在場嘉賓的一致贊譽。會后,侍樂媛還為現場的參會嘉賓進行疑惑解答。參會企業就各自企業存在的生產管理難題,向侍樂媛咨詢請教。侍樂媛一一進行全面深入的解答,為企業探尋數字化轉型指明新路徑、新方法。參會代表紛紛表示,聽完侍樂媛的專業剖析后,對數字化轉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為重新認識工業管理打開一扇門。
福建省工業文化協會會長周松奕表示,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時代賦予企業的使命,更是企業自我提升、走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提高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加快企業整體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構建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的先發優勢,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福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