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高壓閥門,在油田生產現場尋常可見。不久前,我和同伴們一起,從江蘇無錫一家閥門公司“畢業”,來到遼河油田“入職”。遼河油田正在全力打造百億立方米儲氣庫,急需我們這樣的“人才”。
9月3日,一下火車,我們就被安排到遼河油田物資公司產品檢驗中心,進行“入職體檢”。
早就聽說,遼河油田的“入職體檢”挺嚴的,真正經歷之后,更令我印象深刻。
體檢單顯示,我的檢查主要包括殼體強度檢驗、材質成分分析、測量結構長度、閥桿直徑等幾項內容。其中,殼體強度檢驗和材質成分分析這兩項最為關鍵。前者主要是檢查我的密封性和抗壓能力,后者是檢查我的各項元素是否達標。其實,在出廠前,我們都進行過體檢,我的各項指標都很健康。
9月5日一大早,我被搬進檢驗車間。看到門口掛著“國家能源稠油開發研發中心稠油裝備與材料檢測中心”的牌子,我心想:“要能在這里通過體檢,今后干活肯定沒問題!”
做殼體強度檢驗的“男醫生”,40來歲,一身深藍色工服,頭戴安全帽,同事叫他“羅偉”。
體檢開始了,我被吊進一個綠色的鐵皮罩,里面放著液壓試驗臺。我的左右出口被兩塊鋼板緊緊地夾住。羅偉不放心,繞著試驗臺細細觀察了一圈,看到我嚴絲合縫,才關上防護罩。
緊接著,他啟動打壓按鈕,給我的肚子里灌滿水。像我這樣的高壓閥門,日常工作承壓能力是25兆帕,所以試驗一開始,我還沒感覺難受。可是,隨著壓力從25兆帕慢慢升到37兆帕,我感覺整個身體都要炸開了。我心里期盼著早點結束這項檢查,但羅偉一臉嚴肅,足足讓我挺了1分鐘,才放我出來。
“壓力測試通過!”聽到他這么說,我緊張的心情才平復下來。
為我做第二項檢查的,是一個叫張子瑜的小伙。聽說他工作特認真。做檢驗的設備我見過,它叫“直讀光譜檢測儀”,是德國進口的。檢驗開始了,張子瑜先從柜子里拿出一個圓形的標樣塊,反復校準設備精度。然后蹲在我身邊,在我的表皮上磨出一個小口,用掃描槍在小口上“嘀”地激發一下,設備屏幕上出現一組數據,他連忙打印出來。
17時30分,張子瑜還在校驗當天的檢查報告,有同事招呼他下班。他答:“這批閥門儲氣庫那邊著急要,我做完再走。”
翌日早晨,我的體檢報告就出來了,所有檢查都合格,終于可以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出力了。
來源: 中國石油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