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記者龔雯)記者9日從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上海力爭“十四五”期間工業投資規模累計達到8500億元左右。同期,上海將聚焦“3+6”產業體系,由“點”及“鏈”及“圈”,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新技術、催生新業態、壯大新產業。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先進制造業長期以來也是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2020年,上海實現工業總產值3.7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9657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25%,完成“十三五”目標。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說,上世紀90年代,上海提出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化工、精品鋼材、成套設備、生物醫藥六個重點工業行業。近年來,隨著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涌現出了一批具有支柱潛力的新動能產業。如今,在發展重點上,規劃提出了構建“3+6”的新型產業體系。
“3”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是產業發展的“先鋒隊”,“6”指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是產業發展的“集團軍”。“3”是“6”的“子領域”,三大先導產業是將六大重點產業中承擔國家戰略、體現高端引領功能的細分領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接下來將按照這一藍圖施工,加快推動重點產業出產值、出品種、出效應,緊抓大項目簽約、落地、開工,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模和能級,形成兩個萬億級、四個五千億級的高端產業集群。”吳金城說,上海會成立一支覆蓋全市的服務企業專員隊伍,特別是服務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服務專員隊伍,打造“鉑金店小二”。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上海產業基礎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產業重點領域從國際“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協同長三角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打造成為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