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金
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78萬億元,同比增長23.7%,比2019年同期增長22.8%,同時實現連續15個月正增長。
在9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外貿韌性和活力不斷增強。主要體現在市場主體持續增加、貿易結構更加優化、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和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四個方面。
今年以來外貿增長四大特點
束玨婷說,一是市場主體持續增加。今年1~7月,我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49.7萬家,同比增長7.4%。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大量出口工作是由民營企業承擔的,民營企業的反應速度和身為中小企業的調整能力相對都更加靈活。今年受海外疫情影響,一些產業訂單回流國內,“這凸顯了出口強勁的韌性,短時間內動員生產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二是貿易結構更趨優化。1~8月,一般貿易、機電產品、新興市場、民營企業出口占比分別較去年同期提高1.5、0.3、1和2.2個百分點。
“一般貿易是真正體現一國外貿競爭力的貿易方式。一般貿易的比重在上升,說明我國生產的科技含量和外貿競爭力在提升。”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機電產品的附加值更高,相比原材料和初級產品,機電產品屬于價值鏈上的中高端產品。這類產品出口增多,也側面反映了我國出口競爭力的上升。”
三是產業基礎不斷夯實。新認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105家,累計達578家,認定首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13家,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發揮,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動力不斷提升。
四是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持續高速增長,占我國外貿比重不斷提升。
據商務部數據,外貿新業態持續高速增長。1-6月,跨境電商出口同比增長44.1%,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同比增長49.1%,合計拉高整體出口增速4.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帶動汽車出口增長。1-7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02.5%,增速創歷史同期新高,拉高整體出口增速0.6個百分點。
仍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
束玨婷稱,在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我們將繼續密切跟蹤形勢變化,持續推進優進優出、貿易產業融合、貿易暢通“三大計劃”,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推動與各貿易伙伴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近日也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7月份,外貿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增速是24.5%,是十年來的新高。但王文濤稱,這得益于許多因素,包括許多“一次性因素”。但這些一次性因素并不會長時間持續,下半年的外貿增長正逐步放緩,明年的外貿形勢可能很嚴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向東表示,我們目前正處于一個“短周期的復蘇中”。“比如,之前經濟受到了疫情危機的沖擊,沖擊之后出現了向上的簡要的反彈。這種反彈是危機引起的一個短周期波動。如果疫情結束的話,就會回歸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上去。”他稱。
王文濤表示,希望這種恢復是逐步緩慢的,最后增長處于合理的區間內。“在宏觀政策上加強跨周期調控,使我們經濟波動幅度能夠在合理區間,防止大起大落對經濟增長、市場主體的傷害。”他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