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1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觀測衛星(高分五號02星)。據悉,該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一顆業務星,主要用于滿足我國在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未來,該衛星將全面提升我國大氣、水體、陸地的高光譜觀測能力,為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生態環境監測以及環境監管等環境保護主體業務提供國產高光譜數據保障。
關于高光譜成像技術
高光譜成像技術是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數據技術,這項技術將成像技術與光譜技術相結合,具備探測能力強、識別能力提高的優點。而高光譜遙感則是通過高光譜傳感器探測物體反射的電磁波而獲得地物目標的空間和頻譜數據。相較于傳統遙感技術,高光譜遙感的出現解決了許多物體無法被寬波段檢測到的問題。因此,高光譜遙感也被認為是目前遙感技術的前沿技術之一。此外由于高光譜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因此還能實現對物質具體成分的探測。
關于高光譜觀測衛星(高分五號02星)
高光譜觀測衛星(高分五號02星)由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生產 ,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和監控。而作為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發展規劃中的重要一環,背后還牽涉到了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多個部門的工作協調。值得一提的是該衛星共裝載了7臺探測儀器,覆蓋了從紫外到長波紅外譜段,融合了成像技術和高光譜探測技術,可實現空間信息、光譜信息和輻射信息的綜合觀測。
編輯點評:隨著碳達峰、碳中和計劃的提出,如今的環境監測工作不但意義重大,并且需要爭分奪秒。高光譜觀測衛星的成功發射不但對于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國在規定計劃時間內實施環境保護及環境治理工作同樣很重要。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