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4日舉辦的“2021氫能產業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山西省呂梁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發表了主題演講。
張廣勇表示,作為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呂梁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是山西省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市之一。氫能是全球公認最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也是我國推動能源結構變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之一。呂梁發展氫能產業,優勢突出,潛力巨大。
一是制氫資源足。呂梁已建成孝義千萬噸級和交城、汾陽兩個五百萬噸級煤焦化工集聚區,以孝義鵬飛、交城美錦等為代表的龍頭焦化化工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工業副產氫氣豐富。
二是發展勢頭猛。去年,鵬飛集團與外資企業合作,計劃總投資200億元,共建年產20萬噸鵬灣氫港氫氣項目,其余能源企業加快推進焦爐煤氣制氫項目試點工作。近期,市政府計劃建設氫能與氫交通全產業鏈項目,標志著呂梁將全面步入氫能時代。
三是應用前景廣。呂梁煤化工企業眾多,用綠氫耦合煤化工產業,可實現壓煤減碳、節能降耗的目標。全市現有物流重卡6萬多輛,如替換成氫能重卡,可助力氫能汽車示范城市創建和低碳交通建設。
未來,呂梁市將緊抓住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機遇,圍繞“控煤增氣、降碳減污、協同增效、轉型發展”目標,堅持“傳統產業支撐轉型、新興產業引領轉型”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呂梁貢獻。
如何實現該目標?
戰略目標方面,充分發揮呂梁氫能優勢和工業基礎優勢,加強氫能產業鏈與技術鏈的自主創新和核心引進,著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可持續發展的氫能產業體系。
戰略定位方面,圍繞“供應、研發、制造”三個重點,全力打造具有全國示范作用的北方氫港,打造氫能供應之港、技術研發之港、裝備制造之港。
服務保障方面,著力構建“技術+人才+資本+服務”四位一體產業推進體系。在技術方面、人才方面、服務方面,持續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堅決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切實讓企業享受真正的實惠。
產業路徑方面,圍繞氫能“制-儲-運-研-應用”,加快形成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格局。
一是推進氫能制取。近期,大力發展焦爐煤氣等工業富氫尾氣制氫,力爭到2025年形成10萬噸工業尾氣制氫能力。遠期,推動低碳煤制氫技術應用,大力推廣“光伏/風電+制氫”的綠氫發展模式,構建工業尾氣制氫、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電網靈活調峰制氫、化工原料制氫、煤制氫的多元化制氫格局,力爭到2030年形成30萬噸制氫能力。
二是擴大儲存能力。積極與上海申能、國富氫能等企業合作,開展加氫站外供氫、現場制氫、液態加氫站、加注一體化模式的研發與示范應用,力爭到2025年建成20座1000公斤級加氫站。
三是強化運輸保障。積極與高等院校合作,推進氣態、液態、固態、有機液體和天然氣管網混合儲運等多元儲運體系的研發和建設。
四是開展裝備研發。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氫燃料汽車的研發制造。氫燃料電池方面,引進國內龍頭企業,在呂梁建設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1.5萬套氫燃料電堆、1萬套氫能動力系統生產線;氫燃料汽車方面,加快氫燃料電池整車裝備和關鍵技術突破,力爭到2025年氫燃料汽車產能突破1萬輛。
五是拓展應用領域。依托全市客貨運市場,大力推動“柴轉氫”,力爭2025年全市氫燃料重卡保有量突破3500輛。同時,積極推進氫燃料電池在固定應急電源、移動電源和家用熱電聯供系統的開發、生產和試點建設,全力打造“零碳社區”。(中國能源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