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水資源的不斷減少,農村用水的計量工作成為了重要的發展趨勢。
農村供水一體化主要是指將供水管網由城市延伸、覆蓋至鄉鎮,建立起一體化的城鄉供水網絡系統,基本實現城鄉聯網供水,水資源共享,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城鄉居民共享優質供水的目的。
以山東德州市為例,今年德州市投資34.11億元,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涉及全市12個縣、市、區,配套完善骨干工程和計量實施,創新運營管護模式,明年將實現縣鄉村計量收費,解決德州市灌溉用水難、用水貴問題。
目前黃河水德州市只能實現縣界計量,無法實施鄉鎮計量,明年德州市要全面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用水計量收費,實現計量既要有水來還要有完善的計量設施配備工程。在完善骨干水利工程的基礎上,德州市要布設計量設施3840座,田間安裝區域化計量設施。到明年德州市要建成鄉鎮、村級計量設施4.8萬多套。
借鑒小農水工程運行管護經驗,全面推廣以縣為單位的“灌溉服務公司”模式、以鄉鎮為主體的“建管一體”模式、以群管組織為單元的“農民用水協會”模式,將管護責任落實到每個灌溉單元。明年市縣鄉村農業用水實現計量收費。
我們再來看山東濱州市,為切實解決引黃灌溉水資源緊缺對濱州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問題,濱州市堅持“以水定地、量水而行”,今冬明春將完成總投資31.65億元建設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不斷健全完善渠系和管網工程,補齊計量設施短板,健全運行管護機制,基本實現農業用水“計量收費”。
以此為重心,濱州加快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推進農業用水“計量收費”進程,已初見成效。通過建設泵站、安裝雷達測流儀等設施,將實現把黃河水直接從支渠送到田間,農業灌溉用水按計量收費,有效降低滲漏,提高輸水效率,告別過去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在推進工程的同時,濱州市積極謀劃工程建設后的管護機制,擬結合濱州實際,總結推廣專業服務隊管理、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理和公司化管理三種管護模式;強化水權管理,在每個縣域內算好水帳,把水資源合理分配到供水單元,制定供水計量制度,通過以電折水、安裝移動水表等方式計量到戶。
可以看到,農業作為合理利用水源的關鍵節點,已經成為重點工作。大口徑超聲波在管網管理、用水計量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