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協會為落實《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在天津福臻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成功舉辦了“天津市芯片智能裝備產業鏈國產化配套供需對接會”。天津福臻、華海清科等21家企業、院校及科研單位參會。
著眼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和整體競爭力,強化串鏈補鏈強鏈,《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提出,要做強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汽車和新能源汽車5條“強鏈”,壯大車聯網、新材料2條“新鏈”,延長集成電路、綠色石化、航空航天3條“短鏈”,培育一批鏈主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整體配套。到2023年,產業鏈規模效應初步顯現,帶動重點產業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形成產業鏈安全高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打造若干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鏈。
為認真落實《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天津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協會會長李合營表示,本協會要站在“制造業立市”的視角,從全局出發,統籌各方力量,促進天津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高速、高效發展。
以《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為指導,參會企業圍繞芯片智能裝備國產化這一主題,從產、學、研、用多視角出發,對公司現有的創新技術、產品和需求進行介紹、交流,為打造天津市芯片智能裝備高質量國產化產業鏈做了厚實的鋪墊。
會上,天津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協會秘書長姚遠,詳細介紹了成立電子裝備配套產業鏈聯盟的工作規劃及工作內容:將不斷完善天津及周邊和國內電子裝備配套產業鏈;對盟內企業發展問題,做到及時收集、及時向政府反饋、及時系統地拿出解決方案,促進天津市電子裝備配套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為支持此次“天津市芯片智能裝備產業鏈國產化配套供需對接會”在津南區舉辦,津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玉茹、津南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秀英、津南區工信局創新發展科科長陳廣到會并表態,津南區將充分發揮區域產業協同作用,為打造天津市芯片智能裝備高質量國產化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持,并希望天津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協會成為多方凝心聚力、獻計獻策、共謀發展的平臺,助力津南區打造智能制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新材料四條標志性產業鏈,共同推進天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