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要新發展加氫站100座,“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加氫站1000座,未來5年初步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這是在8月30日上午舉行的中國石化中期業績會上,公司總裁馬永生在接受記者提問時給出的信息。
氫能成中國石化新能源核心業務
“作為能源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石化有豐富的氫氣生產和利用技術優勢以及生產經驗,在氫能產業鏈的關鍵材料和基本化學品方面也具有優勢。同時,公司有3萬座加油站,擁有發展氫能業務的網絡優勢。公司已提出建設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的目標,未來將抓住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將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核心業務加快發展,大力推進氫能產業的布局。” 馬永生說。
他表示,公司“十四五”期間發展氫能的思路有:一是規劃建設加氫站1000座,加氫服務能力達到20萬噸/年。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規劃累計制氫產量超百萬噸。三是聚焦氫能交通領域和綠氫煉化。其中,在氫能交通領域,要建成全國最大規模的氫氣制備、儲運及加注網絡;在綠氫煉化領域,要促進煉化企業轉型脫碳,實現煉化行業綠氫利用規模全國最大。通過以上努力,爭取“十四五”末,公司年減排二氧化碳1000萬噸以上。
在談及公司加氫站的建設情況時,他透露,中國石化目前已累計建成加氫站20座,在建10座,準備開工30座,審批報建20座,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河南、川渝、華中等重點地區。預計全年新發展加氫站的數量將達到100座。未來5年,公司會根據市場形勢、自身財務狀況等條件開展氫能業務投資,目前初步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主要用于加氫站建設、高純氫提純裝置、氫氣儲運及關鍵材料研發等方面。
當前,中國石化正全面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建設,已在加氫站、制氫技術、氫燃料電池、儲氫材料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公司現有氫氣年產能力超390萬噸,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1%左右。在燕山石化、廣州石化、高橋石化、海南煉化建有4套氫純化生產裝置,其中,燕山石化生產的99.999%高純氫氣將保供北京2022年冬奧會。公司正努力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引領我國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末
要建7000座分布式光伏電站
除了將氫能作為新能源核心業務外,中國石化還堅持新能源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公司高級副總裁劉宏斌表示,公司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其他新能源業務。在太陽能方面,公司將開展千站光伏推廣計劃,根據各地光照資源條件和地方扶持政策,與加油站綜合改造、充電樁建設等工程相結合,爭取“十四五”末實現在全國7000座銷售終端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新增發電裝機400兆瓦。
今年,該公司加快光伏發電站點布局,目前已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205座,規劃建設1000座銷售終端分布式光伏發電,已基本完成選址工作。
在風能方面,中國石化也在積極研究海上風力資源開發利用,探索開展海上風能發電項目。在生物質能方面,公司不斷提升生物燃料技術的先進性和經濟性,擴大銷售市場,成為國內領先的生物燃料技術集成商和產品經銷商。公司力爭到“十四五”末乙醇汽油經銷量達145萬噸/年。
此外,中國石化還在加快布局充換電業務,規劃“十四五”期間建設5000座充換電站。公司與奧動等新能源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助力綠色交通發展,目前已建成充換電站570座。
據了解,公司已成立了新能源辦公室,開建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瞄準高端材料、新能源等研究方向。積極籌建國家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創新聯合體,成立清華大學-中國石化綠色化工聯合研究院。公司還在扎實推進數字化轉型,建成投用智能運營中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