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越航、劉瑞婷
崔文朋,現任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智芯公司研發中心前瞻技術部副經理帶領團隊成員積極投身人工智能芯片研發,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行業應用推廣。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崔文朋參與并完成多個科技項目,研發出的系列人工智能芯片及模組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他帶領團隊成員投入新一代智能電網片上系統芯片關鍵技術研究,承擔用于電力設備狀態監測的深度學習機器視覺芯片架構研究,實施嵌入式AI芯片的深度神經網絡硬件加速及模型移植技術研究和面向末端側電參量分析的超輕量級AIoT芯片關鍵技術研究等多個國網科技項目。
回顧人工智能團隊一路走過的點點滴滴,自豪、激動之情在崔文朋充滿朝氣的臉上溢于言表。他們經歷過初建團隊時期的茫然無措,千難萬險才歷煉出當下的從容不迫與志在必得。
見證團隊成長
2018年6月,崔文朋與兩名同事主動請纓,從之前熟悉的工作領域,轉身扎進全新的人工智能業務領域。團隊成立初期,他們在無數據、無設備、無平臺、無人才的情況下,憑借著使命必達的執著開啟了新的征程。也正是這一股子闖勁感染著身邊的一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人工智能團隊中。從2018年12月第一名新員工入職,到2020年4月團隊成員擴到10人,再到如今約30人,共同的信念讓大家凝聚起來,身處行業浪潮之中,為電力人工智能芯片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攻克技術難題
崔文朋以研發為己任,為芯片研發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常常是一個新的問題點出來,他就組織團隊成員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再不斷的實驗。以嵌入式端AI芯片的研究為切入點,通過系列項目的研究,逐步掌握AI芯片設計的相關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應用模式。
經過認真研發,2019年11月人工智能團隊發布電力行業首顆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獵鷹A101和電力專用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崔文朋牽頭完成的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專用多核異構架構設計,可以在功耗極低的前提下,完成算法高速運算,經優化設計,芯片功耗降低50%,性能提升70%,芯片整體能效比遠優于其它同類芯片。設計的算法輕量化工具鏈及應用開發平臺,推動了芯片在電力系統內的應用,可實現算法的可視化開發和數據的安全可控,極大提升了開發效率、提高了數據資產化水平。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既定的開發計劃。為了保證項目有條不紊的執行,團隊成員克服重重困難:沒有調試環境?那就把電用表搬回家,搭建“家居實驗室”;任務緊、人手少?那就加班加點,不管日出月落為何時;山水相隔、溝通不便?那就打電話、微信24小時在線、網絡會議、遠程辦公工具一樣不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崔文朋團隊于2020年5月份完成首個輸電線路監拍裝置的應用聯調,事業部產品在現場陸續掛裝,經受住了應用考驗。
為了方便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團隊中沉默寡言的工程師化身為培訓師,組織線上+線下的技術論壇。為打磨出更好的產品,為了更好地滿足業務應用需求,研發團隊離開實驗室,走入施工現場、走到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去,掌握第一線業務痛點、收集第一批現場數據,實現了產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收獲豐碩成果
經歷一番努力,崔文朋帶領的研發團隊收獲豐碩成果。基于獵鷹A101團隊研制不同算力、適配不同場景的智能模組,打造“云-邊-端”協同的硬件體系,廣泛應用于智能攝像頭、無人機、智能融合終端、邊緣物理代理等設備中。團隊共發表中文核心以上級別論文11篇,獲得授權專利7項、布圖1項,獲得行業級、集團級科技獎勵6項,發布團標3項。
漫漫征程路,崔文朋將帶領研發團隊實現了一步一個腳印,永攀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高峰,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