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的共同見證下,哈電集團重裝公司研制的中核華龍一號項目漳州1號機組3臺蒸汽發生器順利完成生產制造及出廠驗收工作。現階段已具備產品發運條件。
項目建設以來,哈電集團重裝公司高度重視,多次對項目進度計劃進行論證和調整,并抽調公司精銳力量投入到該項目研制中。從技術準備到項目生產,從服務保障到現場管理,均體現了哈電集團重裝公司以用戶為中心,持續在提升哈電品牌形象上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
通過落實“五抓”思路和舉措 確保項目穩步推進
哈電集團重裝公司在各項目生產科學組織、有序進行的同時,有條不紊地按照“五抓”思路全力抓搶漳州項目連續生產,確保產品按期交貨。抓制造質量,通過“1239”質量管理戰略提升思路,在產品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貫徹執行管理流程的最優化,風險防控的標準化,生產制造的專業化的思想,有效提高了生產連續性。抓工序并序,多零件焊接工位同時進行,多工序機加一次裝卡完成,多臺次相同工序連續流水作業,通過此舉措的實施,漳州SG上部組件的內件裝焊周期由60天降到14天,下部組件的清潔室工序制造周期由120天降到96天。抓工序銜接,串行工序間以無縫銜接為目標,技術準備超前識別,計劃組織精準細化,計劃執行嚴密監控,技術服務快速響應,經驗總結及時應用,以風險防控為指導,周計劃、班計劃內容為目標,通過系列舉措減少無效時間消耗。抓工序效率,通過一專多能、交替作業、黨員先鋒攻關、加班加點保完成率,將預熱、后熱工序合理排布在三班作業等措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工序時間。抓工序開工,邊生產邊見證,在監造代表的大力配合下大大提高了組件質量計劃的開工率,保證了串聯組件的連續生產。
通過“黨建聯建”構建資源共享 相互促進 共同提高黨建工作新格局
2020年8月,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哈電集團重裝公司三家企業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以優質量、高效率完成漳州蒸汽發生器項目為總目標,開展了“凝心聚力,合作共贏,優質高效完成漳州1號蒸汽發生器制造”黨建共建載體活動,積極構建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極大地調動起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涌現出一大批敢于創新、團結奉獻、務實肯干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漳州1號機組蒸汽發生器生產制造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強保障,為產品實現最終交付奠定了堅實基礎。
漳州1號機組蒸汽發生器的產成,全面體現哈電集團重裝公司以打造世界級核島主設備供應商為發展目標,把質量崛起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和基石,堅持發展以核安全文化為統領的企業文化。下一步,哈電集團重裝公司將進一步融合自主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譜寫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