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發動機研發難度系數大,發動機在極短的工作時間內不僅要讓產品飛出去,還要實現其空中轉向,這對技術人員而言更具挑戰性。”軍品技術研究所某型號項目負責人賀炳坤在描述該項目難度時說道。
發動機設計是項目研發中應最先解決的部分。若發動機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其他部分設計進度也將受到影響。此時,項目處在攻堅的關鍵時期,時間緊迫,由賀炳坤、王恒宇、劉仁剛、鐘大鵬等人組成的突擊小組正式成立,準備齊心“擊破”各個設計難點。
起初,突擊組面臨最大的難題是解決推力總沖散布大的情況。在試驗現場,突擊組對發動機壓力曲線、彈道擺數據、高速錄像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同一組產品壓力峰值相差可達到XX兆帕,工作時間相差XX毫秒,噴管處有明顯煙花狀噴出物。賀炳坤分析道:“發動機裝藥碎裂,會導致燃面增大、燃速增大,進而導致壓力峰值增大、工作時間縮短,碎藥隨著燃氣噴出,對推力總沖肯定是有影響的。
在制定控制推力總沖方案時,大家各抒己見,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攻關的思路。王恒宇首先提出對測試裝置進行改進,減小測量誤差;劉仁剛提出可以改進固藥方式、增加內部結構來減少噴藥;鐘大鵬提出應設計支撐結構來固定裝藥;賀炳坤提出要改善發動機尺寸,降低壓力峰值。隨后,王恒宇將大家的想法進行匯總,統一制定攻關方案,逐一實施。
為了解決碎藥和噴藥問題,劉仁剛和鐘大鵬又對發動機結構進行了調整,改進了裝藥工藝,增加了多重防噴藥結構,實現了發動機裝藥在燃燒室中充分燃燒和建壓。經測試,改進后的推力總沖基本穩定,散布大幅減小。
主要問題解決后,還有細節問題需要完善。改進后的發動機在進行高低常溫試驗時,點火線接線口有火花飛濺而出,會影響發動機整體性能。“是否因為接線口灌膠時,沒有做到密封或膠沒有完全干透?”突擊組對劉仁剛提出的質疑加之改進,再次試驗問題仍未解決。討論后,突擊組發現接線口是直通孔,用膠很難做到完全密封,決定重新設計結構。針對試驗時部分產品固藥釘出現斷裂的情況,突擊組也對固藥膠型號進行了調整。
歷時半個多月,試驗得出的全部數據進行總體仿真后,判定該發動機設計初步方案可行。“此次攻關成功啦!”突擊組全體成員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