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致性評價以及集中采購政策的持續推進,我國醫藥產業也開始步入轉型升級的加速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藥企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都紛紛開始尋找更適合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對發展模式進行轉變。
對此,有業內人士就提出,“藥企需要將一些新技術應用到產品的生產上來,持續降低成本,來保證產品長遠競爭力。”筆者了解到,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臨床服務需求,企業往往需要擴充實驗面積和設施,從而提升產能和服務效率,提高競爭力。而實際上當前不少藥企都正在通過利用新技術、新建項目進行擴產,來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做準備。
據了解,有藥企5月份就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智能注射劑車間建設項目擬新增產能7.5億毫升,預計不晚于2023年投入使用。據悉,該項目擬充分利用其自主研發的生產技術,新增碘海醇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以及碘克沙醇注射液產能7.5億毫升。
另外,還有藥企在此前回復創業板IPO問詢時也曾提到,公司現有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產能已處于相對飽和狀態,現有生產規模已不能滿足公司未來持續增長的需要。在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國內市場容量穩定擴增的背景下,公司需通過釋放產能及時增加市場供給,來鞏固現有市場占有率水平。
除了以上企業以外,行業內的其他藥企,都在通過不斷拓展產能、增加實驗設施,以應對行業內競爭對手的有力挑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產能挑戰,大型藥企采取的多是建設新廠等措施,但這些措施其實都比較耗時耗力。
因此,業內提出,藥企可以從中短期因素考慮,例如可以采用新的工藝
裝備,或者對設備進行小規模的改造與革新,也可以通過臨時增加工人,加班加點等方式,來提高企業生產能力,滿足市場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制藥設備與藥企生產息息相關,未來將大有可為。據了解,制藥設備是制藥生產不可或缺的工具設備,也是制藥工業的“心臟”和“發動機”。其性能、功能、控制精度等都將會直接影響到制藥質量。要想更好的幫助藥企提升產能,制藥設備行業就需要不斷創新,從而不斷推出新的,更高效節能的設備,來滿足藥企的需求。
據筆者了解,其實近年來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大背景下,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保障藥品質量,更加高效節能的制藥設備,以及智能化、全自動的生產線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于制藥生產過程之中。例如,有藥機企業為固體制藥的連續化生產就提供了創新型解決方案,從粉末到片劑和膠囊,客戶能夠靈活地開發、生產和包裝其產品,使產品從批量生產步入連續化生產,為更高效的藥品生產鋪平了道路。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企業也已經開始通過“機器換人”模式,在實現機械化作業的同時,還在進一步幫助藥企實現更加高效的生產。
總的來說,在醫藥行業一片向好的發展大勢下,大批藥企都需要通過擴張產能,來進一步保障產品的供應。而由于人員的精力都有限,就需要依靠設備、生產線的優化升級來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因此,在自動化、信息化加快發展的當下,制藥
裝備行業需要抓住新趨勢、新技術,不斷創新升級,來讓更加高效的設備持續滿足藥企更高的產能需求。